进排风结构及具有进排风结构的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804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排风结构及具有进排风结构的机组,进风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隔声罩,所述隔声罩的一侧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百页总成,所述百页总成包括顺次排列的百页,每片所述百页均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声罩上,且相邻的两所述百页上下间隔且重叠排列;排风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带网孔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均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保证进风和排风量的前提下,可大大降低噪音外泄程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进排风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进排风结构。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进排风结构的机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机组散热器的冷却散热,一般是靠外界的风冷,而风流的动力源一般来自于发动机自带的风扇,发动机机组启动后,由于风扇的排风产生的负压,风扇推动气流经过散热器后进入排风侧从边际镂空处排出。同时由于发动机机正常运行时需要不断地吸入新鲜空气及通风散热,故发动机的散热系统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噪声的降低,而且还要考虑通风散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如果要降低噪声,散热系统的进风端开口就要小一些,但开口太小,发动机燃烧用空气及通风散热又满足不了,开口太大,噪声又会外泄。目前现有使用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进气结构一般为大百页或者镂空板后辅助以进风挡板。气流从机组外部经百页进入后,绕过进风挡板后进入机组内部,机组在散热器的排风口为全开放结构,空气经该风口后直接向上从机组上部排出,该结构的散热进气以及排气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进气结构虽然能保证气流顺畅,但机组运转产生的噪音也很容易绕过进风挡板后外泄,造成噪音大。2)排气结构几乎没有对噪音进行限制,完全靠排风腔内的粘附物如阻燃海绵等进行部分降噪,降噪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进风量的前提下,可有
效降低噪音的进排风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排风结构,该进排风结构的进风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隔声罩,所述隔声罩的一侧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百页总成,所述百页总成包括顺次排列的百页,每片所述百页均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声罩上,且相邻的两所述百页上下间隔且重叠排列;进排风结构的排风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带网孔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均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百页包括中间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中间板的一端固定且垂直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固定且垂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反。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相邻两所述百页之间的重叠率e≥40%,相邻的两所述百页间隔c为25mm-35mm,所述百页深度d为30mm-50mm。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隔声罩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窗口。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隔声罩无窗口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吸音材料。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风板的网孔穿孔率为30%-70%,网孔直径为3mm-8mm,相邻两所述导风板之间的间距f为100mm-200mm。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风板的表面固定设有吸声材料。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风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隔声罩,所述隔声罩的一侧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百页总成,所述百页总成包括顺次排列的百页,每片所述百页均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声罩上,且相邻的两所述百页上下间隔且重叠排列。这样隔声罩与百页总成之间形成片式阻性消音结构,可以实现保证进气量的同时大大减小机组内部噪音外泄程度,同时百页之间的重叠布置可以更好地降低噪音外泄的程度。由于排风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带网孔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均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利用安装板与导风板之间构成的片式阻性消声结构,也可以吸收噪声,从而全面地限制噪音外泄的路径。作为同一技术构思,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进排风结构的机组,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顺次设有进风腔、中间腔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所述中间腔连通,所述中间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具有通风口,所述进风腔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进排风结构中的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的隔声罩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体上,且所述隔声罩设有所述窗口的一侧远离所述中间腔,所述进风结构的百页总成与所述安装壳体上的进风窗口对应;所述出风腔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进排风结构中的排风结构,所述排风结构的安装板固定在所述隔板上,且所述安装板上的导风板与所述通风口位置对应。作为一种改进,与所述出风腔位置对应的所述安装壳体的上部设有出风窗口。由于进风结构与进气腔组成了迷宫式进风路径,增加了了发动机噪音传播路径的长度,利用进风结构吸收沿程噪音,从而避免了噪音的外泄程度;同时,出风腔内的出风结构,也可以增加噪音传播路径并吸收噪音,从而避免噪音外泄,降噪效果好,整体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进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排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有进排风结构的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安装进风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相邻两百页之间布置参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风结构,10、隔声罩,100、进风口,101、窗口,11、百页,110、中间板,111、第一连接板,112、第二连接板,2、排风结构,20、安装板,200、出风口,21、导风板,210、网孔,3、安装壳体,30、进风腔,31、中间腔,32、出风腔,33、进风窗口,34、出风窗口,4、发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进排风结构,进排风结构的进风结构1包括一端开口的隔声罩10,该敞口端为出风口,隔声罩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窗口101,且隔声罩10无窗口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吸音材料,吸音材料总厚度50mm以上。同时隔声罩10的一侧具有进风口100,进风口100处设有百页总成,百页总成包括顺次排列的百页11,每片百页11均倾斜固定安装在隔声罩10上,且相邻的两百页10上下间隔且重叠排列。为了达到更好地降噪效果,优选地,如图2中所示,百页11包括中间板110、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中间板110的一端固定且垂直设有第一连接板111,另一端固定且垂直设有第二连接板112,且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反。如图7中所示,相邻两百页之间的重叠率a\\b=e≥40%,两相邻的百页间隔c为25mm-35mm,百页深度d为30mm-50mm。百页与百页之间焊接在框架上形成成体,然后将整体固定在隔声罩上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结构。如图3中所示,进排风结构的排风结构2包括安装板20,安装板20上具有出风口200,出风口200处设有带网孔210的导风板21,导风板21均倾斜安装在安装板20上,导风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60度为宜,导风板21的表面固定设有吸声材料,单片导风板21粘附吸音材料后总厚度40mm-60mm。优选地,导风板21的网孔穿孔率为30%-70%,网孔210的直径为3mm-8mm,相邻两导风板21之间的间距f为100mm-200mm。上述进风结构和排风结构均采用阻性消声结构的原理:即利用声波在多孔性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中传播,因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发掉,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随距离而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目的的消声器。常用吸声材料有玻璃纤维丝、低碳钢丝网、毛毡、海绵等。这类消声结构对中高频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如图4至图6中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进排风结构的机组,包括安装壳体3,安装壳体3内顺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排风结构的进风结构(1)包括一端开口的隔声罩(10),所述隔声罩(10)的一侧具有进风口(100),所述进风口(100)处设有百页总成,所述百页总成包括顺次排列的百页(11),每片所述百页(11)均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声罩(10)上,且相邻的两所述百页(11)上下间隔且重叠排列;进排风结构的排风结构(2)包括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上具有出风口(200),所述出风口(200)处设有带网孔(210)的导风板(21),所述导风板(21)均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排风结构的进风结构(1)包括一端开口的隔声罩(10),所述隔声罩(10)的一侧具有进风口(100),所述进风口(100)处设有百页总成,所述百页总成包括顺次排列的百页(11),每片所述百页(11)均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声罩(10)上,且相邻的两所述百页(11)上下间隔且重叠排列;进排风结构的排风结构(2)包括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上具有出风口(200),所述出风口(200)处设有带网孔(210)的导风板(21),所述导风板(21)均倾斜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页(11)包括中间板(110)、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所述中间板(110)的一端固定且垂直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板(111),另一端固定且垂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板(112),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百页(11)之间的重叠率e≥40%,相邻的两所述百页间隔c为25mm-40mm,所述百页深度d为30mm-5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罩(1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窗口(1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罩(10)无窗口的外壁上均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允国徐子春孙光晓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