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0374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主要由冷却塔和并排放置的数个冷却器组成。冷却器两端通过水管、阀门、水泵等连接至冷却塔形成整个系统。各冷却器的水路循环系统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每一冷却器包括一冷却器本体;冷却器本体为一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腔体;冷却器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到冷却塔的冷却塔出水端和冷却塔进水端。通过水冷却系统带走耐火材料内衬的热量,降低耐火材料内液相量的产生,进而提高渣沟抗渣侵蚀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渣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渣沟的频次,减少渣沟维护的材料消耗,降低维护渣沟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炉炼铁
使用的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
技术介绍
高炉出渣沟是高炉出铁平台中的一项重要装置,是高炉炼铁的重要辅助装置,主要用于高炉炉前大沟渣铁分离后的氧化硅渣流淌输送,但是由于一般耐火浇注料对于抵抗液态氧化硅渣侵蚀而言性能都不是很好,简单通过提高耐火材料档次或改善耐火材料成分也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投资少、设备简单并高效的高炉出渣沟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主要由冷却塔和并排放置的数个冷却器组成;各冷却器的水路循环系统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每一冷却器包括一冷却器本体;冷却器本体为一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腔体;冷却器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到冷却塔的冷却塔出水端和冷却塔进水端。所述的冷却器本体的出水口和冷却塔进水端间的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水泵。在所述的冷却塔进水端和增压水泵间的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为槽状,在冷却器本体的内表面上均匀焊接有L形的锚固钉。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内表面浇筑或捣打有渣沟耐火材料内衬。锚固钉将渣沟耐火材料内衬与冷却器本体牢固地结为一体构成冷却器。所述的耐火材料内衬的内表面呈U形或半圆弧形。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冷却系统降低耐火材料中液相量的产生,从而提高抗氧化硅渣侵蚀的能力。同时在耐火材料侵蚀或脱落完毕后也可通过冷却器系统的吸热能力使冷却器表面的氧化硅渣冻结,形成由渣组成的保护层,起到与耐火材料相同的作用。本技术是通过冷却器与周边耐火材料及渣的温差,通过水流吸收热量,而水流在重力和水泵的作用下流动,经过水管输送至冷却塔降温,实现水流中热量的散发,经过冷却塔冷却的水流再进入冷却器。使用时冷却器内有冷却水流循环流动,吸收冷却器周边的热量,至此实现了水流的循环和热量的吸收散发。本出渣沟系统通过水冷却系统带走耐火材料内衬的热量,降低耐火材料内液相量的产生,进而提高渣沟抗渣侵蚀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渣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渣沟的频次,减少渣沟维护的材料消耗,降低维护渣沟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示意图。图2是冷却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进水口 ;2、冷却器;2.1、冷却器本体;2.2、渣沟耐火材料内衬;3、锚固钉;4、出水口 ;5、冷却塔;6、阀门;7、增压水泵;8、冷却塔出水端;9、冷却塔进水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主要由冷却塔5和并排放置的数个冷却器2组成。冷却器2制作完毕后运送至高炉平台,在原有渣沟槽位置清理出合适位置,放入冷却器2,并根据图1所示结构安装水管、阀门、水泵等装置。各冷却器2的水路循环系统可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每一冷却器2包括一冷却器本体2.1 ;每一冷却器本体2.1为一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腔体;冷却器本体2.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 I和出水口 4 ;所述的进水口 I和出水口 4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到冷却塔的冷却塔出水端8和冷却塔进水端9。所述的水管为钢制无缝管。图1所示的系统是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2.1的出水口 4和冷却塔进水端9间的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水泵7,水流通过水管,在增压水泵7或重力作用下实现冷却塔5和冷却器2内水流的循环流通,通过冷却器2及水流实现热量的吸收,并通过冷却塔5实现水流中热量的散发。在冷却塔进水端9和增压水泵7间的水管上设置有阀门6,可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冷却器本体2.1被加工为槽状的中空腔体,在冷却器本体2.1的内表面上均匀焊接有L形的锚固钉3,锚固钉3为圆钢折弯制成。而后,在冷却器本,2.1内表面浇筑或捣打有渣沟耐火材料内衬2.2,耐火材料内衬2.2可以是高铝质、高铝-碳化硅质或高铝-碳化硅-碳质材料。耐火材料可以是浇注料、捣打料、干式料等形式的具备耐火性能的材料。耐火材料内衬2.2的内表面呈U形或半圆弧形。所述的锚固钉3将渣沟耐火材料内衬2.2与冷却器本体2.1牢固地结为一体构成冷却器2。本技术可接入现场已有的高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等同功能,无需额外新增冷却塔、水泵即可使用。节约了投入并简化了系统。多个冷却器本体并排放置形成整条带水冷却的渣沟系统,各冷却器的水路循环系统可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并可在并联时可通过阀门独立控制单个冷却器的开启与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主要由冷却塔(5)和并排放置的数个冷却器(2)组成;各冷却器(2)的水路循环系统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冷却器(2)包括一冷却器本体(2.1);冷却器本体(2.1)为一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腔体;冷却器本体(2.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4);所述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4)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到冷却塔(5)的冷却塔出水端(8)和冷却塔进水端(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主要由冷却塔(5)和并排放置的数个冷却器(2)组成;各冷却器(2)的水路循环系统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冷却器(2)包括一冷却器本体(2.1);冷却器本体(2.1)为一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腔体;冷却器本体(2.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I)和出水口(4);所述的进水口(I)和出水口(4)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到冷却塔(5)的冷却塔出水端(8)和冷却塔进水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2.1)的出水口(I)和冷却塔进水端(9)间的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水泵(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翔章荣会刘贯众赵勇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