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324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绕机,包括机架、导丝辊、第一摩擦辊、第二摩擦辊、第一切刀、第一切刀辊、第二切刀、第二切刀辊、固定板、导丝钩、张力辊、张力传感器、变频器、控制电机及卷绕盘;导丝辊设在机架前端底部;第一摩擦辊及第二摩擦辊设在机架底部;第一切刀设在第一切刀辊上,位于第一摩擦辊与第二摩擦辊之间,第二切刀设在第二切刀辊上,位于第二摩擦辊与导丝钩之间;固定板设在机架后端,导丝钩设在固定板上;张力辊设在机架后端,张力传感器设在张力辊上,张力传感器与变频器连接,变频器与电机连接,电机与卷绕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卷绕多股纤维丝,在卷绕的同时将张力和卷绕速度平衡,使卷绕后的线饼均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丝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卷绕机。
技术介绍
卷绕机化纤纺丝联合机组中的一种主要单元机;系指熔体纺丝时,用以使加工中所得到的初生纤维(包括长丝或短纤维丝束等)给予进一步的补充加工,并使之形成一定卷装形式的专用机械。在卷绕机卷绕纤维丝的时候,由于绕线盘上的纤维丝直径越来越大,绕线盘的上的纤维丝受到的张力不同,绕线盘的转速不同,使纤维丝的卷绕不均匀,常有切割不均、断线、余线等情况发生,需要工人后期手工处理,很不方便,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卷绕机,能控制张力辊和卷绕盘的转动,使绕线均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绕机,包括机架、多个导丝辊、第一摩擦辊、第二摩擦辊、第一切刀、第一切刀辊、第二切刀、第二切刀辊、固定板、多个导丝钩、多个张力辊、多个张力传感器、变频器、控制电机及卷绕盘;所述的多个导丝辊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机架的前端底部;所述的第一摩擦辊及第二摩擦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的底部,所述的第一摩擦辊位于所述的第二摩擦辊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切刀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切刀辊上,且所述的第一切刀位于所述的第一摩擦辊与所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多个导丝辊(2)、第一摩擦辊(3)、第二摩擦辊(4)、第一切刀(5)、第一切刀辊(6)、第二切刀(7)、第二切刀辊(8)、固定板(9)、多个导丝钩(10)、多个张力辊(11)、多个张力传感器(12)、变频器(13)、控制电机(14)及卷绕盘(15);所述的多个导丝辊(2)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的前端底部;所述的第一摩擦辊(3)及第二摩擦辊(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的底部,所述的第一摩擦辊(3)位于所述的第二摩擦辊(4)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切刀(5)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切刀辊(6)上,且所述的第一切刀(5)位于所述的第一摩擦辊(3)与所述的第二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多个导丝辊(2)、第一摩擦辊(3)、第二摩擦辊(4)、第一切刀(5)、第一切刀辊(6)、第二切刀(7)、第二切刀辊(8)、固定板(9)、多个导丝钩(10)、多个张力辊(11)、多个张力传感器(12)、变频器(13)、控制电机(14)及卷绕盘(15);所述的多个导丝辊(2)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机架(I)的前端底部;所述的第一摩擦辊(3)及第二摩擦辊(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I)的底部,所述的第一摩擦辊(3)位于所述的第二摩擦辊(4)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切刀(5)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切刀辊(6)上,且所述的第一切刀(5)位于所述的第一摩擦辊(3)与所述的第二摩擦辊(4)之间,所述的第二切刀(7)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切刀辊(8)上,且所述的第二切刀(7)位于所述的第二摩擦辊(4)与所述的导丝钩(10)之间;所述的固定板(9)设置在所述的机架(I)的后端,所述的多个导丝钩(10)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9)上;所述的多个张力辊(11)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I)的后端,位于所述的固定板(9)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瑞辉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