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头、批头配件和批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167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批头组件,其包括:批头和批头配件,其中,批头包括:用于实现工具功能的头部,用于与动力工具配合从而驱动批头绕第一轴线进行枢转的插装部、设置在上述头部与插装部之间用于连接它们的连接部,连接部设有限位结构,批头配件包括:通过与批头的限位结构配合从而安装在批头外周上的配件本体、磁性件和限位件,配件本体与限位件以及磁性件构成的整体与批头构成具有预定行程的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批头组件具有结构巧妙的优点,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拆卸或组装,并且由于结构简洁所以附加体积较小、加工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批头、批头配件和批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批头组件,具体涉及批头、批头配件及它们的组合。
技术介绍
在具有转动驱动模式的动力工具中,批头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组件,其主要用于实现对螺钉的驱动,是直接与螺钉发生接触的部分,对于打钉工作而言,批头的设计对最终的打钉质量以及在此过程使用者的体验感受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在随着动力工具的普及和发展,其不但被一些专业人员工作所使用,而且也被广大家庭用户所接纳。相对于专业人员,一般家庭用户在缺乏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使用现有的带有批头的动力工具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打钉效果,即使对于专业人员而言,他们也更希望能通过借助动力工具本身改进从而使他们在操作时不必时时刻刻保持极高的专注度,提高操作感受和效率。因此,通过改进动力工具本身使其具有相应的辅助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体验、降低用户操作专业性要求,已成为业界的普遍目标。但是,对于具有转动驱动模式的动力工具中,现在这种改进往往集中体现在动力工具的主体部分,通过复杂的机构或电路来实现。对于最终实现工具功能的批头则少有改进,或者改进后仍不是很理想。现有的批头大部分仍是仅具有简单的结构,除了实现扭矩传动及于动力工具主体装配之外,并不能对用户提供有益辅助功能,而一些能提供辅助功能的批头,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等缺陷,难以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易于实现并且能辅助用户操作的批头组件。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批头:本技术的批头包括:头部、连接部、插装部,这三个部分从批头前端至后端依次分布,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头部主要用来实现工具功能,这里所说的工具功能是指在打钉工作中对螺钉钉帽的固定,以及驱动螺钉枢转的功能,除此之外,头部也可以通过由部分发光材料组成而实现夜光指示等辅助工具功能,在此不加赘述。插装部主要用于实现与动力工具的相应机构配合,传递动力工具所产生的扭矩而使整个批头绕第一轴线进行枢转,第一轴线为本技术批头枢转时所围绕的轴线。连接部的主要作用在于连接头部和插装部,连接部上形成有或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头部及插装部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换言之,如果从批头的前端(头部所在的一端)沿着平行第一轴线的方向看去,限位结构总是具有凸出于头部而能被观察到的部分;同样,如果从批头的尾端(插装部所在的一端)沿着平行第一轴线的方向看去,限位结构总是具有凸出于插装部而能被观察的部分。这样为批头提供了安装附加结构的可能性,从前端进行安装的类似于套筒的配件可以使头部沿平行第一轴线的方向穿过但是可能会被限位结构阻挡构成限位,同样,从后端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是一般批头所不具备的。需要说明的两点是,限位结构本身可以由批头本身形成,也可以是安装在批头上的其他部件形成,比如一个具有圆柱体外形的限位套筒,其可以与批头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连接。第二是限位结构在第一轴线的周向方向可以是完全分布的,也就说是限位结构是一个以第一轴线的回转体结构,比如一个由批头在连接部处形成的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凸出其相邻部分的圆柱体。但是为了限制第一轴线轴向上的相对位置,限位结构不需要一定是回转体结构,其也可以是在第一轴线周向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或不均匀分布的凸起也可以,只要能够限制配件的运动即可。批头配件:本技术的批头配件包括:通过与本技术批头的限位结构配合从而安装在批头外周上的配件本体,配件本体与批头构成具有预定行程的滑动连接,该滑动连接的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具体而言,配件本体形成有供批头至少一端沿第一轴线通过的本体通孔,配件本体外周面或本体通孔内形成有阻止批头与配件本体相对滑动超出预设行程的壁结构。这里所说的预设行程是指:批头与配件本体所构成的滑动连接,它们二者相对滑动行程的长短都是固定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设置为滑动连接,是因为某些功能需要配件本体在批头上有限滑动,但是有些情况是不需要的,可以把滑动的预设行程设置的非常小,当然无法滑动的情况,可以认为预设行程为零。为了使批头与配件本体所构成的滑动连接具备预设行程,使它们不能相互滑脱,至少需要两组构成配合的止挡结构,这两组中可能会有一个重合的结构,也可以是两组独立的止挡结构,但是不论如何,如果要实现批头与配件本体由两个个体安装成为一个整体,则必然有一组构成滑动限位的结构结构在批头的前端没有穿过本体通孔时是没有构成的,因为通过接触限位限制滑动连接的结构,不可能实现在去程不构成接触限位,而在同一方向的回程则构成接触限位。所以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至少需要一组能够安装和拆卸止挡结构,在本技术中,位于本体通孔内的壁结构是通过其自身与批头的限位结构接触实现对批头及配件本体滑动连接形成限位的,位于本体通孔内的壁结构或者通过固定附加的用于与批头的限位结构接触其他零件从而实现限位的。位于配件本体外周面的壁结构由于其自身位置的关系,其只能通过固定附加的用于与批头的限位结构接触其他零件从而实现限位。在这种情况下,本技术的批头配件还包括:用于安装在配件本体上与批头接触的限位件。所以可以通过先不安装限位件,使批头和配件本体实现安装至指定位置,即相向插装的极限(插装也是一种滑动)时,安装限位件,用配件本体上的限位件来限制批头使其不能再反向退出配件本体,也就是限制它们的彼此分离的滑动趋势。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壁结构包括:与批头直接接触的第一类壁结构;用来安装限位件的第二类壁结构。位于本体通孔内的壁结构可以是第一类壁结构也可以是第二类壁结构,位于配件本体外周面的壁结构在一般情况下仅能是第二类壁结构,因为批头是从本体通孔中穿过的。具体而言,第一类壁结构包括:形成在本体通孔内的台阶,第二类壁结构形成于配件本体的外周面或本体通孔内;第二类壁结构包括:本体通孔内的凹槽、配件本体外部轮廓面上的凸起或外螺纹。这里所说的凸起或台阶均是指本体通孔的内壁上的凸起或台阶,它们对在本体通孔的通孔轴线的径向上超出它们一侧或两侧的相邻部分的,由于批头能沿第一轴线通过本体通孔,所以本体通孔的通孔轴线应当是与第一轴线重合的,也就是说,第一类结构里的凸起或台阶在第一轴线的径向上也是超出它们一侧或两侧的相邻部分的,这样正好可以与批头的限位结构干涉构成配合,或者说,第一类壁结构设计和特点就是为了实现与批头的限位结构配合。特别地,限位件为安装在本体通过孔内的垫圈或套装在配件本体外的套装管,套装管形成有用于部分遮挡本体通孔同时又能供批头一端通过的遮挡结构。套装管的轴线与第一轴线是重合的。当限位件为垫圈时,与其配合第二类壁结构为凹槽,其必然比其安装处在第一轴线的径向上造成尺寸收缩,实现限位,对于安装在本体通孔内限位件而言都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当然应当选择一些诸如C型圈一类的具有弹性的垫圈,为了保证限位可靠,最好是金属垫圈。当限位件为套装管时,与其配合第二类壁结构为凹槽或外螺纹,相应的套装管的内壁也可以形成用于卡接的凸起或者用于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套装管因为是套接在配件本体的外侧,因此其需要形成遮挡结构采用实现对配件本体内的批头的限位,作为一种具体方案,遮挡结构可以是套装管形成的一个阶梯孔中的一个与阶梯孔轴线垂直的台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批头,包括:用于实现工具功能的头部,用于与动力工具配合从而驱动批头绕第一轴线进行枢转的插装部、设置在上述头部与插装部之间用于连接它们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或设有:限位结构,上述限位结构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上述头部及插装部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批头,包括:用于实现工具功能的头部,用于与动力工具配合从而驱动批头绕第一轴线进行枢转的插装部、设置在上述头部与插装部之间用于连接它们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或设有:限位结构,上述限位结构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上述头部及插装部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限位结构为上述连接部形成的一个在第一轴线径向方向上凸出其相邻部分的以第一轴线为中心轴的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限位结构为套接在上述连接部处的外形为圆柱体的限位套筒。4.一种批头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头的限位结构配合从而安装在批头外周上的配件本体,上述配件本体与批头构成具有预定行程的滑动连接,该滑动连接的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批头配件,上述配件本体形成有供批头至少一端沿第一轴线通过的本体通孔,上述配件本体外周面或上述本体通孔内形成有阻止上述批头与配件本体相对滑动超出预设行程的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批头配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壁结构包括:与上述批头直接接触的第一类壁结构;上述第一类壁结构包括:形成在上述本体通孔内的垂直于上述第一轴线的台阶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批头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配件本体上的限位件;上述壁结构还包括:用来安装上述限位件的第二类壁结构,上述第二类壁结构形成于上述配件本体的外周面或上述本体通孔内;上述第二类壁结构包括:上述本体通孔内的凹槽、上述配件本体外部轮廓面上的凸起或外螺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批头配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泉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