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595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升压电路2、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降压电路6、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及直通电路9。本发明专利技术扩宽了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范围,克服了因电源输入电压波动,造成电子设备内DC/DC模块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整个电路工作独立,不需要任何外在输入,易于整个电路的集成及模块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子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对采用28伏直流电源供电的航空电子设备而言,往往需要对输入的28伏直流电源进行二次电源转换,以便为电子设备内部电路提供电源供给。出于可靠性的考虑,设计人员往往会选择高可靠性的DC/DC模块实现输入28伏直流电源的二次电源转换。目前,国夕卜、国内主流的高可靠性DC/DC模块的电压输入范围一般为16V?40V。在直流28伏电源正常供给的情况下,DC/DC模块是能够实现输入电源的二次电源转换的,但在输入电源处于某些非正常工作状态时,问题就逐步暴漏出来。首先,在机上发动机起动或电子设备采用机上蓄电池供电时,电子设备的输入电压甚至能低至17伏,虽然仍高于DC/DC模块的16V下限工作电压,但由于长线电缆传输及电子设备电源输入端接口电路带来的电路压降,往往造成直流输入电源到达DC/DC模块输入端时,电压已低到16V以下,造成DC/DC模块无法实现二次电源转换,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其次,航空电子设备常采用一套直流电源供电,或采用两套直流电源交替供电,在直流电源开关闭合或直流电源切换过程时,往往会在电源输入线上产生时间长短不一,幅值高于40V的瞬态高压,如果不采取抑制措施,往往会造成DC/DC模块的损坏,从而造成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源输入稳压电路,能够克服现有高可靠性DC/DC模块工作电压范围较窄带来的电路设计缺陷。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升压电路2、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降压电路6、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及直通电路9,所述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和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的输出端分别与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两个输入端连接,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及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出端与直通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的输出端、降压电路6的输出端及直通电路9的输出端在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用于产生控制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及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控制信号。所述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用于给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提供12V供电电压。升压电路2采用了 BOOST拓扑结构,选用的PWM脉宽调制芯片为LTC1871。降压电路6采用了 BUCK拓扑结构,选用的PWM脉宽调制芯片为LT380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扩宽了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范围,克服了因电源输入电压波动,造成电子设备内DC/DC模块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整个电路工作独立,不需要任何外在输入,易于整个电路的集成及模块化生产。主要特点如下:(I)扩宽了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范围。[0011 ] 当电源输入电压高于DC/DC上限工作电压时,降压电路开始工作,将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将输入电压调整到DC/DC工作电压范围;当电源输入电压低于DC/DC下限工作电压时,升压电路开始工作,将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将输入电压调整到DC/DC工作电压范围;当电源输入电压在DC/DC工作电压范围内时,直通电路开始工作,将输入电压直接接入到DC/DC输入端。(2)升压电路、降压电路的输出可调,调高了设计的灵活性。DC/DC模块虽然具有一定的电压输入范围,但自身转换效率往往与输入电压和DC/DC模块后端的负载功率相关,转换效率的高低又决定了 DC/DC模块发热量的大小。在负载功率固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升压电路、降压电路的输出可保证DC/DC模块达到最佳的转换效率,从而减轻DC/DC模块的发热量,简化电子设备的热设计,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3)电路易于集成及模块化生产。电路自身具有内部电源产生电路,能为电路内部其它组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整个电路能独立工作,不需要任何外在输入,便于电路的集成及模块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2。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及电路图,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升压电路2、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降压电路6、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及直通电路9,所述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和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的输出端分别与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两个输入端连接,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及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出端与直通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的输出端、降压电路6的输出端及直通电路9的输出端在电源输出端连接。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用于控制升压电路2的电源输入。实际使用时,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可以由电阻器R10、R11,稳压管V10,N沟道MOS管V17,P沟道MOS管V8组成。当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接收到来自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输出的+12V高电平时,V17的栅极和源极电压Ves为+12V,V17导通。输入电压VIN将以V10,R10,Rll,V17形成通路。此时,MOS管V8将由稳压管VlO得到+5V的偏置电压,MOS管V8导通,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闭合,电源输入VIN经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接入到升压电路2的输入端。升压电路2采用了 BOOST拓扑结构,选用的PWM脉宽调制芯片Tl为LTC1871。实际使用时,电容器C1、C2、C3,电阻器町、1?2、1?3、1?4、1?5用于设置LTC1871的工作状态;电感LI,二极管V3,电容器C5、C6,MOS管VI,芯片Tl构成了 BOOST升压电路的基本拓扑;电容器C4为升压电路的滤波电容,用于输入电源滤波;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由电压反馈电阻器R6、R7进行设置,电压的输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二极管V4用于隔离降压电路6、直通电路9的输出对升压电路2带来的影响。实际使用时,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可以由电阻器R28、R29组成,用于对输入电压分压采样,并将采样电压值送至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用于控制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和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断开与闭合。实际使用时,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可以由比较器N1、N2、N3、N4,稳压管V7、V24,电阻器R23、R24、R25、R26、R27组成。根据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输入的采样电压值,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只可能为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和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提供三种组合控制信号,即“闭合,断开,断开”、“断开、闭合、断开”和“断开、断开、闭合”信号。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用于控制降压电路6的电源输入。实际使用时,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可以由电阻器R19、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升压电路[2]、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降压电路[6]、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及直通电路[9],所述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和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的输出端分别与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两个输入端连接,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及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通道开关[1]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出端与直通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的输出端、降压电路[6]的输出端及直通电路[9]的输出端在电源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包括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升压电路[2]、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降压电路[6]、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及直通电路[9],所述输入电源采样电路[3]和内部电源产生电路[7]的输出端分别与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两个输入端连接,通道开关控制电路[4]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及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通道开关[I]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通道开关[5]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通电路通道开关[8]的输出端与直通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键陈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