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的安全初始状态估计方法,特别涉及对多模式反馈控制系统在逐点收敛情况下安全初始状态的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反馈控制系统是控制系统的一种,它通过对被控状态进行感知,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后,再通过控制量进行反馈,使得被控状态按照希望的方式进行变化。反馈控制系统已经大量的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以及各种自动化系统中。现代微处理器不断提高的质量和计算能力,也为反馈控制系统的高效、正确执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比较典型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是离散的反馈控制系统,其处理是按周期进行的,在每个控制周期中,控制系统首先通过敏感器对被控状态进行感知,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控制量所需要的数值,并将该数值反馈给被控系统,使得被控系统的状态会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产生相应的变化。反馈控制系统不断地运行这样的周期,使得被控系统的状态按照希望的方式进行变化。对于实际的被控系统,经常会有一些安全约束,如“锅炉温度不得过高”、“位置偏差不得过大”、“水坝水位不得高于警戒值”等等。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如果违反了这些安全约束,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导致人身和财产损失。如果对于给定的控制系统和安全约束,能够分析出在何种初始状态下,控制系统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都能保证满足安全约束,那么将在系统的安全性评估过程中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在逐点收敛情况下安全初始状态的估计方法,给出了逐点收敛情况下反馈控制系统,在相关安全约束下,有效初值域估计方法,避免了实际系统运行中的出界状况,为反馈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反馈控制系统在逐点收敛情况下安全初始状态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1)给出反馈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量、被控系统状态量和控制模式,并给出每个控制模式下的递推控制方程,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准则,以及该反馈控制系统应满足的安全约束条件;(2)根据步骤(1)中的控制量和该系统应满足的安全约束条件,定义被控系统初始状态的区间范围;(3)根据步骤(2)中定义的被控系统状态的区间范围,对该区间的每一维分量进行等间距采样,得到每一维分量的若干采样点;(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采样点,采用顺序搜索或二分搜索的策略得到系统的初始状态,根据步骤(1)中所给出的每个控制模式下的递推控制方程以及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准则,对被控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模拟,判断模拟得到的状态序列是否满足步骤(1)中提出的安全约束条件,从而得到能够满足安全约束条件的初始状态范围边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反馈控制系统在逐点收敛情况下安全初始状态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1)给出反馈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量、被控系统状态量和控制模式,并给出每个控制模式下的递推控制方程,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准则,以及该反馈控制系统应满足的安全约束条件; (2)根据步骤(I)中的控制量和该系统应满足的安全约束条件,定义被控系统初始状态的区间范围; (3)根据步骤(2)中定义的被控系统状态的区间范围,对该区间的每一维分量进行等间距采样,得到每一维分量的若干采样点; (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采样点,采用顺序搜索或二分搜索的策略得到系统的初始状态,根据步骤(I)中所给出的每个控制模式下的递推控制方程以及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准贝U,对被控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模拟,判断模拟得到的状态序列是否满足步骤(I)中提出的安全约束条件,从而得到能够满足安全约束条件的初始状态范围边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控制系统在逐点收敛情况下安全初始状态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顺序搜索的步骤如下: (4a-l)假设步骤(I)中的被控系统状态由m维分量组成,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各分量的采样点,穷举其中的m-1维分量的所有采样点组合,当穷举到某个采样点组合后,对余下的一维状态分量的采样点采取顺序的方法进行遍历,每遍历到一个采样点,都与先前的m-1维分量组成一个初始状态; (4a_2)在步骤(4a_l)中每得到一个初始状态后,将其作为输入,并根据步骤(I)中给出的递归控制方程对系统进行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睿,张智强,赵恒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