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868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0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自动送料的问题。包括机架、固设的摆动马达、圆齿轮、固设的扇齿轮、曲柄和可直线运动的输出轴,摆动马达原动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圆齿轮的转轴,圆齿轮与扇齿轮啮合,曲柄两端分别铰接圆齿轮的端面和输出轴,曲柄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套管结构。上述机构中摆动马达的原动杆摆动驱使圆齿轮相对扇齿轮发生转动,圆齿轮端面铰接的曲柄驱动输出轴直线往复运动,此机构可以实现将待加工的工件的自动推送至预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机床工件输送的机械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床加工领域中,某些复杂工件加工面较多,如果在一台数控车床上实现全部加工工序,需要多次上下料且更换不同刀具和夹具。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将多台数控车床组成柔性制造单元实现流水线作业,即在一台数控车床上加工某些面,再将工件输送至另一数控车床进行其余面的加工,但是目前缺乏可靠实现这一输送过程并实现工序连接的设备。目前在车床对工件的加工生产线上,通常都没有实现送料自动化,需要通过以人工放料的方式将工件送入装夹部位以便进行加工。人工操作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甚至可能出现操作者稍有不慎导致不必要的工伤事故发生,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自动送料的问题。本方案中的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设的摆动马达、圆齿轮、固设的扇齿轮、曲柄和可直线运动的输出轴,摆动马达原动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圆齿轮的转轴,圆齿轮与扇齿轮啮合,曲柄两端分别铰接圆齿轮的端面和输出轴,曲柄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套管结构。上述机构中摆动马达的原动杆摆动驱使圆齿轮相对扇齿轮发生转动,圆齿轮端面铰接的曲柄驱动输出轴直线往复运动,此机构可以实现将待加工的工件的自动推送至预定位置。进一步,在原动杆自由端往复运动的两端的极限位各设有一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摆动马达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限位开关判断位置来控制其所在位置,辅助实现整个机构的自动往复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摆动马达2、摆杆3、圆齿轮4、扇齿轮5、曲柄6、输出轴7、限位开关8。基本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摆动马达、圆齿轮、固定在机架上的扇齿轮、曲柄和可沿机架上的滑槽水平横向直线运动的输出轴,摆动马达原动杆即摆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圆齿轮的转轴,圆齿轮与扇齿轮啮合,曲柄两端分别铰接圆齿轮的端面和输出轴,曲柄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套管结构。在原动杆自由端往复运动的两端的极限位各设有一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摆动马达的控制器连接,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摆杆摆动角度的角度编码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多余描述,且部分结构亦未在图中示出,但不影响所属
的技术人员对该技术方案的理解及实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设的摆动马达、圆齿轮、固设的扇齿轮、曲柄和可直线运动的输出轴,摆动马达原动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圆齿轮的转轴,圆齿轮与扇齿轮啮合,曲柄两端分别铰接圆齿轮的端面和输出轴,曲柄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套管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摆动马达用直线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设的摆动马达、圆齿轮、固设的扇齿轮、曲柄和可直线运动的输出轴,摆动马达原动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圆齿轮的转轴,圆齿轮与扇齿轮啮合,曲柄两端分别铰接圆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静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爱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