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感应电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整合线电阻型式的感应电极与方块电阻型式的感应电极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3所示,现有电容式的触控面板90是于一基板91上形成有以透明电极(ITO)制成的多道第一感应电极串92、多道第二感应电极串93以及多道分别与第一感应电极串92、第二感应电极串93连接的金属导线94、95,该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串92与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93是分别于基板91表面上以直角相交的方式设置,各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92、93分别包含有多个相互连接且呈菱形的感应电极921、931,藉由检测纵横交错的第一感应电极串92及第二感应电极串93的电容量变化,以辨识使用者点击触控面板90的位置或区域。由上述可知,该多个感应电极921、931是由透明电极(ITO)制成,由于透明电极是一种方块电阻(square resistance, Ω / □),其电阻值与厚度有关,当厚度增加时其电阻值会降低(导电度提高),但透光率会因厚度增加而相对降低,若欲提高透光率则需减少厚度,会使电阻值增加(导电率降低),而当导电率降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一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以及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二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又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方向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一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 ;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二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又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方向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是由一道感应线围绕成具有开口的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于感应线围绕成的开口中形成有一道以上的感应线,该感应线的两端是与外围的感应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的电极图案为呈菱形,该多个开口呈长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为透明电极,以印刷、转印、网印或溅镀方式形成。6.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用以设置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 面,并以一绝缘层隔离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面,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相邻的第一感应电极由一连接线连接,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相邻的第二感应电极由另一连接线连接,该多个相交的连接线间分设有一绝缘片而呈架桥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分别形成于基板的表面与底面。10.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 ;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