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424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主要于一绝缘层的表面与底面分别形成有一感应电极组,各感应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的感应电极,各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且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由于所述这些感应电极组分设于绝缘层的两面,不需设置架桥结构,且所述这些呈长条镂空状的感应电极因存在间隙而可增加透光率;由此减少现有触控面板铺设整层的感应电极与设置多个架桥结构造成透光率降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主要于一绝缘层的表面与底面分别形成有一感应电极组,各感应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的感应电极,各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且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由于所述这些感应电极组分设于绝缘层的两面,不需设置架桥结构,且所述这些呈长条镂空状的感应电极因存在间隙而可增加透光率;由此减少现有触控面板铺设整层的感应电极与设置多个架桥结构造成透光率降低的问题。【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本技术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可增加透光率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现有电容式的触控面板于一基板上形成有以透明电极(ITO)制成的多道第一感应电极串与多道第二感应电极串,所述这些第一感应电极串与所述这些第二感应电极串是分别于基板表面上以一角度相交的方式设置,因此,各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间需夹设一绝缘层或于各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相交处设置一架桥结构,才能避免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相迭或接触而产生感应错误的问题。 由于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是由整层的透明电极(ITO)制成,所述透明电极会降低透光率,加上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之间需夹设绝缘层或设置多个架桥结构,因此所述触控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绝缘层;一第一电极组,其形成于绝缘层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以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以及一第二电极组,其形成于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组包含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由多道感应线作等距排列,相邻感应线具有间隙而呈长条镂空状,各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与各第一感应电极的长度方向以一角度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