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065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的反向依序层叠设置的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所述背光源灯条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开孔,所述反射片的上表面粘贴有单面胶,所述单面胶对应于所述开孔的位置沿所述开孔下沉、且粘贴于所述背光源灯条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双面胶和单面胶的组合,将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相互粘贴紧固,有效解决了因固定安装导致背板外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使背板达到了整机的外观要求,且达到了减薄整机的效果,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LED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光源,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显示屏背光、通用照明、车用照明中。在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里面,都安装了背光模组,其用来提供给液晶面板均匀亮度分布的面光源,根据LED光源安装位置的不同,背光模组分为:LED发光面平行正对显示图面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LED发光面垂直显示图面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目前,针对液晶电视降成本和外观轻薄的需要,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趋势,但是,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受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的固定结构限制,会出现比如:螺钉、支架伸出背板,或者背板外表面有可见的翻边孔等等,这样会引起背板凸凹不平,在整机外观要求较高时,模组的这种背板很难直接作为整机的后壳使用。图1和图2为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的传统固定方式,其中,图1是在背板101上翻边抽芽,再采用螺钉104锁定的方式来固定背光源灯条102和反射片103 ;图2是在背板201上开设通孔,再采用卡扣204来固定背光源灯条202和反射片203。此两种方式均会导致背板外表面出现很多孔洞,甚至有部分其他部件会高出背板的外表面,从而致使背板无法作为整机的后壳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直下式背光模组作为整机后壳时,存在因固定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而引起背板凸凹不平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的反向依序层叠设置的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所述背光源灯条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开孔,所述反射片的上表面粘贴有单面胶,所述单面胶对应于所述开孔的位置沿所述开孔下沉、且粘贴于所述背光源灯条的表面。优选地,所述背板的表面设有辅助粘贴所述双面胶和所述背光源灯条的刻痕线。具体地,所述背光源灯条的四角均为直角,所述刻痕线为与所述背光源灯条四角配合的直角状刻痕。具体地,所述背板表面的所述刻痕线圈定的区域内设有用于对所述背光源灯条预定位的凸点。更具体地,所述背光源灯条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凸点进行预定位配合的缺口。更具体地,所述背光源灯条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凸点进行预定位配合的圆孔。再具体地,所述双面胶粘贴于所述刻痕线圈定的区域内,且所述背光源灯条上的缺口所在侧边超出所述双面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双面胶和单面胶的组合,将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相互粘贴紧固,有效解决了因固定安装导致背板外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使背板达到了整机的外观要求,且达到了减薄整机的效果,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采用螺钉固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采用卡扣固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面胶粘贴在背板上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与背板进行上侧预定位粘贴紧固的立体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与背板进行下侧预定位粘贴紧固的立体示意图;图7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与背板通过直角结构件预定位粘贴紧固的立体示意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射片置于背光源灯条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9本技术实施例中单面胶粘贴于反射片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3?9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1、背光源灯条2、背板3,三者上下依序层叠设置,其中,背板3的表面粘贴有双面胶4,背光源灯条2则粘贴在双面胶4的外表面,这样,背光源灯条2就被粘贴固定在背板3的表面上了 ;另外,反射片I上设置有开孔11,在该开孔11上覆盖粘贴有单面胶5,在该单面胶5上与开孔11对应的位置沿着该开孔11下沉到孔底,并与背光源灯条2的表面粘贴固定,而且,该单面胶5的四周还粘贴在上述反射片I的表面,这样,反射片I就被粘贴固定在背光源灯条2的表面了,从而,反射片1、背光源灯条2以及背板3形成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将反射片I和背光源灯条2固定在背板3上,具有如下特点:本固定结构采用了双面胶4和单面胶5的组合,其将反射片1、背光源灯条2以及背板3相互粘贴形成紧固,有效解决了因固定安装导致背板3外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使背板3达到了整机的外观要求,而且还达到了减薄整机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上述背板3的表面设置有刻痕线31,该刻痕线31的作用是,辅助上述双面胶4以及上述背光源灯条2进行定位并粘贴在刻痕线31所圈定的区域内,这样保证了粘贴位置的准确性。上述背光源灯条2为条形块状结构,其四角均为直角,对应地,上述刻痕线31为与背光源灯条2的四角相配合的直角状刻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2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结构,刻痕线3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刻痕,两者相互配合,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形式。上述背板3的表面设置有凸点32,该凸点32位于上述刻痕线31在背板3上所圈定的区域内,设置该凸点32的目的是,在背光源灯条2粘贴紧固在上述背板3上的过程中,起到预定位作用。为了配合上述凸点32进行预定位,于是,在上述背光源灯条2的侧边上开设有缺口 21,该缺口 21的形状与凸点32匹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缺口 21也可以为圆孔,或者其他的形式,这里并不完全限定。在固定安装过程中,首先,将背光源灯条2与背板3固定:I)沿着刻痕线31贴上双面胶4,此处,双面胶4可以是普通双面胶或者导面双面胶;2)通过凸点32和缺口 21进行配合预定位放置背光源灯条2,此处,缺口 21所在的背光源灯条2侧边超出双面胶4所在的区域,其目的是防止背光源灯条2在预定位放置时就被双面胶4粘住,待背光源灯条2放平后,再向下压背光源灯条2,使其与上述背板3粘牢。当然,上述缺口 21可以设置在背光源灯条2上侧边缘,也可以设置在其下侧边缘,对应地,凸点32就设置在背板3上相应的上侧或者下侧位置,这样设置不会造成定位困难,也不会对安装操作造成影响,适用于对定位位置有要求的场合,比如背光源灯条2布线需要、背板3的凸点32位置需要等等。然而,采用在背板3上设置凸点32的方式来粘贴固定背光源灯条2,在背板3的外表面还是会出现一个凹坑;在对外观面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粘贴背光源灯条2:在背板3上取消设置凸点32,通过一个与刻痕线31配合的直角结构件6进行预定位,沿着刻痕线31贴上该直角结构件6,然后将背光源灯条2以此直角结构件6进行预定位放置,接着将背光源灯条2按压粘牢,之后,取下直角结构件6即可,该直角结构件6可以循环使用。其次,将反射片I与背光源灯条2进行固定:将反射片I放置在背光源灯条2上表面的指定区域,然后在反射片I的开孔11上覆盖粘贴白色的单面胶5,此处,单面胶5类似于反射片I的背胶,具体地,单面胶5的四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的反向依序层叠设置的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灯条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开孔,所述反射片的上表面粘贴有单面胶,所述单面胶对应于所述开孔的位置沿所述开孔下沉、且粘贴于所述背光源灯条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的反向依序层叠设置的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灯条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开孔,所述反射片的上表面粘贴有单面胶,所述单面胶对应于所述开孔的位置沿所述开孔下沉、且粘贴于所述背光源灯条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表面设有辅助粘贴所述双面胶和所述背光源灯条的刻痕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灯条的四角均为直角,所述刻痕线为与所述背光源灯条四角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勇兵戴开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