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其输送单元包括:至少一U型轨道,复数胚料座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排成至少一列;一排列模块,具有一接收端以及一输出端,分别相对接续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两端,复数的胚料座在所述的排列模块上呈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排列模式;上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的排列模块的行程路径上;一第一动力源,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从所述的U型轨道的第一端移入所述的排列模块中,并使对应数量的复数胚料座从所述的排列模块移出至所述的U型轨道的第二端;一第二动力源,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往其第一端移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造塑胶瓶罐的生产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制造塑胶瓶罐的生产线,大致包括一单列循环式输送单元1、一入料单元2、一加热单元3、一成型单元4、一成品收取单元5。所述的入料单元2将胚料一一的定位于所述的输送单元的胚料座6上,所述的输送单元1将胚料输送至所述的加热单元2中进行加热,使所述的胚料呈可延展塑型的状态,再输送至所述的成型单元3中依模穴形状成型并定型为瓶罐成品,的后由所述的成品收取单元5收取。上述输送单元1是将复数胚料座沿着一条封闭式的环状路径串连,因此胚料是以“单列模式”进出加热单元3,而为了使每一胚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加热达到可延展塑型的状态,因此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是配合加热时间而缓速的输送胚料,在单列模式以及缓速输送的双重限制的下,加热单元所加热的胚料数量非常有限,影响后续的成型单元的产量以及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加热单元是以平行于胚料的行进路线而设在其侧边,其内部加热板仅一侧面的热能应用于胚料加热,而相对的另一侧面的热能则被浪费掉,粗估浪费的热能高达3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成型机构生产线的胚料以单列模式在加热单元中进行加热而致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不彰以及热能浪费等问题。本技术使成型机构的加热单元中进行加热的胚料数量显著增加,配合成型单元的单模座或双模座或多模座进行成型,而大幅提升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所述的成型机构包括一输送单元、一入料单元、一加热单元、一成型单元、一成品收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至少一U型轨道,复数胚料座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排成至少一列;上述入料单元、成型单元以及成品收取单元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行程路径邻侧;一排列模块,具有一接收端以及一输出端,分别相对接续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两端,复数的胚料座在所述的排列模块上呈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排列模式;上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的排列模块的行程路径上;一第一动力源,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从所述的U型轨道的第一端移入所述的排列模块中,并使对应数量的复数胚料座从所述的排列模块移出至所述的U型轨道的第二端;一第二动力源,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往其第一端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此一改良的胚料输送模式,使一单位时间内完成加热作业的胚料数量显著提升,具体而言,是将多数胚料整列成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矩阵模式在加热单元中进行加热,并以单列或多列模式在一成型单元中吹制成型,据此提升生产线的产量,并且充分应用热能,提升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成型机构的俯视平面配置图;图2为本技术成型机构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成型机构的俯视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成型机构的胚料输送单元与胚料座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成型机构的胚料输送单元与胚料座的组合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胚料输送模式的俯视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胚料输送模式的俯视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胚料输送模式的俯视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变化胚料排列模块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胚料输送单元以双U型轨道输送胚料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在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及其变形量或位移量是按适于例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如图2、图3,本技术成型机构,大致包括一输送单元10、一入料单元20、一加热单元30、一成型单元40、一成品收取单元50。所述的入料单元20将胚料21一一的定位于所述的输送单元10的胚料座11上,所述的输送单元10将胚料11输送至所述的加热单元30中进行加热,使所述的胚料11呈可延展塑型的状态,再输送至所述的成型单元40中依模穴形状成型并定型为瓶罐成品51,的后由所述的成品收取单元50收取。关于所述的输送单元10,主要包括一U型轨道12、一排列模块60、一第一动力源70以及一第二动力源80。所述的U型轨道12使复数的胚料座11呈单列式的连续排列,所述的排列模块60将复数胚料座11整列成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矩阵模式,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将行至所述的U型轨道12第一端的复数胚料座11以排成一横列的模式推入所述的排列模块60中以加入所述的矩阵中,同时所述的矩阵中的所有胚料座11产生一进移行程,以致一横列的复数胚料座11被推离所述的排列模块60而进入所述的U型轨道12的第二端,所述的第二动力源80将位于此一位置的复数胚料座11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12移动,并使所述的U型轨道12上的所有胚料座11产生一进移行程。上述入料单元20、成型单元40以及成品收取单元5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行程路径上,上述加热单元30则位于所述的排列模块60的行程路径上。上述的排列模块60、第一动力源70将复数胚料座11及其上的胚料21以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矩阵模式输送入所述的加热单元30中进行加热,因此为数众多的胚料21在所述的加热单元30中同步的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将一横列的胚料座11以及胚料21推入所述的加热单元30中的同时,一横列己完成加热作业的胚料座11以及胚料21被推出所述的加热单元30,而进入所述的U型轨道12的第二端,所述的第二动力源80将完成加热作业的一列胚料座11以及胚料21以单列模式进入所述的成型单元40,所述的成型单元40可采用单模座或双模座或多模座接收所述的胚料21以进行成型作业。如图4、图5,本技术实施例所表现的排列模块60包括接收并导引所述的胚料座11的复数线性导轨61,每一线性导轨61具有一接收端62以及一输出端63,所述的接收端62与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相对。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是一动力缸71以其伸缩轴驱动一排尺72所构成。复数胚料座11被输送至所述的排尺72前面以及所述的线性导轨61的接收端62上,所述的动力缸71驱动所述的排尺72移动预定距离,所述的胚料座11即由所述的接收端62进入所述的线性导轨61,并推动原先已排列在所述的线性导轨61上的其他胚料座11则产生一进移行程,而使一胚料座11从所述的输出端63移动至所述的第二动力源80上。所述的第二动力源80包括至少一组皮带轮81以驱动所述的输出端63上的一列胚料座11向所述的U型轨道12移动。整个成型机构是由一中央控制系统管理,控制上述第一动力源70、第二动力源80、入料单元20、成型单元40、成品收取单元50的动作时点,配合矩阵模式使多数胚料同时在所述的加热单元30中进行加热,提升加热速率,配合成型单元的单模座或双模座或多模座使一列复数个胚料可同时进行成型,进而大幅提升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且加热单元30的内部加热板的两侧热能均利用于胚料加热,热能充分应用,提升加热效率。兹以图6至图8说明本技术输送单元10详细的动作情形。如图6,上述第一动力源70的排尺72将一列位于所述的排列模块60接收端62的胚料座11向排列模块60推进,并且使整个排列模块60向输出端63移动,使一列胚料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所述的成型机构包括一输送单元(10)、一入料单元(20)、一加热单元(30)、一成型单元(40)、一成品收取单元(5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单元(10)包括: 至少一U型轨道(1 2),复数胚料座(11)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12)排成至少一列;上述入料单元(20)、成型单元(40)以及成品收取单元(5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行程路径邻侧; 一排列模块(60),具有一接收端(62)以及一输出端(63),分 别相对接续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两端,复数的胚料座(11)在所述的排列模块(60)上呈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排列模式;上述加热单元(30)位于所述的排列模块(60)的行程路径上; 一第一动力源(7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 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11)从所述的U型轨道(12)的第一端(121)移入所述的排列模块(60)中,并使对应数量的复数胚料座(11)从所述的排列模块(60)移出至所述的U型轨道(12)的第二端(122); 一第二动力源(80),设在 所述的U型轨道(12)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11)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12)往其第一端(121)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所述的成型机构包括一输送单元(10)、一入料单元(20)、一加热单元(30)、一成型单元(40)、一成品收取单元(5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单元(10)包括:至少一U型轨道(12),复数胚料座(11)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12)排成至少一列;上述入料单元(20)、成型单元(40)以及成品收取单元(5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行程路径邻侧;一排列模块(60),具有一接收端(62)以及一输出端(63),分别相对接续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两端,复数的胚料座(11)在所述的排列模块(60)上呈复数直排以及复数横列的排列模式;上述加热单元(30)位于所述的排列模块(60)的行程路径上;一第一动力源(7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11)从所述的U型轨道(12)的第一端(121)移入所述的排列模块(60)中,并使对应数量的复数胚料座(11)从所述的排列模块(60)移出至所述的U型轨道(12)的第二端(122);一第二动力源(8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的一端,其控制复数胚料座(11)沿着所述的U型轨道(12)往其第一端(12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邻侧相对所述的排列模块(60)的接收端(62),至少一列位于所述的接收端(62)的胚料座(11)被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推入所述的排列模块(6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动力源(80),设在所述的U型轨道(12)邻侧相对所述的排列模块(60)的输出端(63),至少一列位于所述的输出端(63)的胚料座(11)被所述的第二动力源(80)输送入所述的U型轨道(12)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合并排胚料加热的单列式或多列式节能倍速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源(70),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宜雯,
申请(专利权)人:叶宜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