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8082 阅读:7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目的是提供的压脚应能解决衣片背面布条光边滚条止口距边线宽窄不一、不直的、返工率高的问题,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坑线车线压脚包括一个高低压脚,该高低压脚的低压脚内侧固定有一朝前伸出的开缝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缝服装工艺中落坑线工艺的缝纫机压脚。
技术介绍
在服装工艺中有一种工艺,即用布条对折后把布条的毛边先车缝在衣片的边沿,再把布条的对折所形成的光边翻到衣片的背面从而把衣片边沿包住,然后再在布条和衣片正面的夹缝中车缝,把衣片背面的布条的光边一起车缝0.2mm止口距边线,完成后再把布条烫平盖住缝中的线,这种工艺称为落坑线滚边工艺。在上述工艺过程中对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影响最大的是在缝中压线,通常的做法是用高低压脚制作,操作时需用手工一边扒开缝一边车缝,效率较低,同时由于这种高低压脚不能控制衣片背面止口距边宽窄,造成衣片背面光边滚条止口距边线宽窄不一,不直的品质问题,造成很大的返工率,以及返工产生的针洞的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该压脚应能解决衣片背面布条光边滚条止口距边线宽窄不一、不直的、返工率高的问题,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坑线车线压脚包括一个高低压脚,该高低压脚的低压脚内侧固定有一朝前伸出的开缝片。所述开缝片向前伸出2-4mm,开缝片的底边距离低压脚的底面I?2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把布条6对折后的毛边6-1先车缝在衣片5的边沿,然后将布条翻摺从而把衣片边沿包住,再从衣片的正面和布条的夹缝中进行车缝,在车缝过程中,高低压脚的高压脚压在衣片正面卷起的布条上,低压脚压在衣片上(衣片下方为布条对折所形成的光边6-2),且低压脚的内侧紧靠着衣片正面的布条,在车缝过程中开缝片可以挤开布条从而自动在布条和布片之间开缝,机针在开缝中进行车缝(对衣片下方的布条光边进行车缝),当车缝完成后,原本被开缝片挤压的布条弹回,将车缝线盖住隐藏,图3、图4中的虚线表示车缝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操作时开缝片自动开缝,无需手工开缝,同时压脚开缝片和压脚底板有高低差可以有效的自动控制衣片背面光边滚条止口距边线的宽窄,操作无需刻意人工控制衣片背面光边滚条止口距边线的宽窄,效率高,品质稳定,返工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落坑线滚边产品的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包括一个高低压脚I(现有常规的高低压脚,其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可以外购获得),该高低压脚的低压脚2内侧(即低压脚与高压脚3相对的一侧)固定有一朝前伸出的开缝片4 (厚度约0.5?1.5mm)0所述开缝片向前伸出2-4mm,开缝片的底边距离低压脚的底面I?2mm,也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开缝片的伸出长度以及距离低压脚底面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坑线车线压脚包括一个高低压脚(1),该高低压脚的低压脚(2)内侧固定有一朝前伸出的开缝片(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坑线车线压脚包括一个高低压脚(I),该高低压脚的低压脚(2)内侧固定有一朝前伸出的开缝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李然徐眉季武
申请(专利权)人: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