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564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机,包括:机台,其中设有鼓风机,机台前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进气块,所述机台后端设有切刀;破孔装置,设置于机台上,并分别连接至鼓风机及出气口,所述破孔装置设有第一拨动部和刀片组,所述刀片组可由第一拨动部拨动;封口装置,设于机台上破孔装置的后端,所述封口装置设有加热器和第二拨动部,所述加热器可由第二拨动部拨动;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台上,包括一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推动端及第二推动端,以供分别推动第一拨动部及第二拨动部。具有体积小,气泡大小可调,充气迅速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塑料薄膜制造作为缓冲材料的充气泡的设备。
技术介绍
物品在包装运输时,为避免物品因碰撞而受损,会在包装箱内设置缓冲减振材料,利用塑料薄膜制成的气泡膜是一种常见的缓冲材料,然而这种气泡膜是由生产厂商用专用设备事先制好的,体积较大,储运不便。气泡机的出现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利用塑料薄膜充气密封后形成气泡,成为体积大、重量轻而且承重能力强的缓冲材料,这种气泡可以现用现做,使用非常方便。如台湾新型公告第M297906号公开了一种“气泡包封口机”的专利,它在机台上设置传动组件,以供可传输袋膜,并于袋膜一侧的开口经由鼓风机予以灌注入气体后,再利用封口组件予以封合,得以制成气泡包。然而这种构造,是经由袋膜一侧的开口灌注入气体,但由于袋膜在未灌注入气体时,其袋膜开口处的两层膜之间因黏合而不易打开,因此无法顺利将气体灌注入两层膜之间。同时该气泡包封口机仅适合大批量之生产制造,且生产之尺寸固定,无法让使用者自行依需要包装物品之尺寸量身定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制作大小不同的气泡且充气可靠迅速的气泡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泡机,包括:    机台,其中设有鼓风机,机台前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进气块,所述机台后端设有切刀;    破孔装置,设置于机台上,并分别连接至鼓风机及出气口,所述破孔装置设有第一拨动部和刀片组,所述刀片组可由第一拨动部拨动;    封口装置,设于机台上破孔装置的后端,所述封口装置设有加热器和第二拨动部,所述加热器可由第二拨动部拨动;    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台上,包括一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推动端及第二推动端,以供分别推动第一拨动部及第二拨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机,包括:机台,其中设有鼓风机,机台前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进气块,所述机台后端设有切刀;破孔装置,设置于机台上,并分别连接至鼓风机及出气口,所述破孔装置设有第一拨动部和刀片组,所述刀片组可由第一拨动部拨动;封口装置,设于机台上破孔装置的后端,所述封口装置设有加热器和第二拨动部,所述加热器可由第二拨动部拨动;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台上,包括一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推动端及第二推动端,以供分别推动第一拨动部及第二拨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台上设有用于卷绕袋膜的滚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台外侧设有用于驱动袋膜移动的齿轮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是:所述鼓风机与破孔装置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名优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