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抢险救灾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抢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行走崎岖不平的山路的救灾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火灾、爆炸、地震、泥石流、暴雪等各类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频发,很多救援设备由于各类交通路况的关系难以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增加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有对野外抢险救灾的机器人,但由于城乡的道路、山路崎岖不平,一些桥梁宽度尺寸不同,因此在野外作业时机器人很难行走。而且目前机器人在整体升高时,重心上升,使得机器人稳定性下降。为克服以上难题,可以使机器人上的车轮实现内外伸缩,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车身宽度,也可以在机器人在整体升高时,增大机器人的支撑面积,增强稳定性,然后对车轮的内外伸缩调节需要保持左右两边同时伸缩,并且要保持伸缩距离相同。如专利号为201310021515.5的一种履带式农药喷雾车轮距调整装置,该装置上的左右行走支架安装在左右移动梁上,左右移动梁的内端通过齿条、齿轮啮合连接,并在外梁上安装内外拉动左右移动梁的油缸,实现左右行走支架内外伸缩,左右行走支架上安装行走履带,该结构虽然实现行走履带内外伸缩移动,但是该装置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抢险救灾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A)和机械手臂(B),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A)包括车身(1),车身(1)底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车身(1)下表面安装一组平板结构的滑轨(24),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上表面安装与导轨滑动匹配的滑槽(23),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上固定有主动轮(4)和从动轮(5),主动轮(4)和从动轮(5)之间连接有履带(6),所述主动轮(4)均连接有行走电机(7);所述车身(1)上安装有凸轮(8),凸轮(8)通过蜗轮蜗杆(22)连接驱动凸轮(8)转动的伸缩电机(21),凸轮(8)上开有两条由内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抢险救灾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A)和机械手臂(B),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A)包括车身(1),车身(I)底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车身(I)下表面安装一组平板结构的滑轨(24),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上表面安装与导轨滑动匹配的滑槽(23),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上固定有主动轮(4)和从动轮(5 ),主动轮(4 )和从动轮(5 )之间连接有履带(6 ),所述主动轮(4 )均连接有行走电机(7);所述车身(I)上安装有凸轮(8),凸轮(8)通过蜗轮蜗杆(22)连接驱动凸轮(8)转动的伸缩电机(21),凸轮(8)上开有两条由内至外螺旋弯曲的凸轮槽(8-1),所述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上分别设有卡在凸轮槽(8-1)内的凸轮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救灾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机械手臂(B)包括安装在车身(I)上的推力球轴承(10 )、旋转蜗杆蜗轮(31),旋转蜗杆蜗轮(31)连接旋转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岳海,屠立,陈长生,黄明钧,陈成,蒋益钦,李明阳,王均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