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包括机架和竖直导引滚柱对,在所述机架上从竖直导引滚柱对起向后依次设置有水平导引滚柱对、前校直滚轮组和后校直滚轮组,该水平导引滚柱对的转动方向与竖直导引滚柱结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该前校直滚轮组的转动方向与后校直滚轮组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前校直滚柱组包括两个位于下方的前校直托轮和一个位于上方的前校直压轮,该前校直压轮位于两前校直托轮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后校直滚轮组包括三个位于上方的后校直压轮和两个位于下方的后校直托轮,两个后校直压轮交错地设置于三个后校直托轮之间。该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校直效率高、质量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环链编链机,尤其涉及编链机送料校直装置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全自动编链机是用于生产电梯、起重、矿山、船舶等各种短距圆环铁链的专用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机械传动和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进行程序控制进行自动完成从盘圆钢丝到成型链条一系列制链工作过程。编链机校直装置是对编链原料盘圆线材钢丝进行校直的关键部件,它的校直效果直接影响着圆环链成品的质量,未能充分校直的盘圆线材圆钢在被成型编链后,必然使得链条成品外观成型不规则,焊接牢度不足,从而使得链条的抗拉、抗冲击等机械强度不足,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编链机的送料校直装置是由一对相互对滚的滚轮构成,它通过对圆钢线材进行滚压而完成校直,这种校直装置一方面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进料校直,而不能对圆钢线材水平方向的弯曲程度进行校直;另一方面其线材的校直直线度不够,常见弯曲现象;盘圆线材经拉伸后的直径不均匀,或粗或细;尤其是线材经拉伸后牵引不顺利,常见送进不到位的现象,而且存在设备的维修率很高、生产率低下的缺陷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它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校直效率高、质量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包括机架和竖直导引滚柱对,该竖直导引滚柱对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竖直导引滚柱构成,竖直导引滚柱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在所述机架上从竖直导引滚柱对起向后依次设置有水平导引滚柱对、前校直滚轮组和后校直滚轮组,该水平导引滚柱对的转动方向与竖直导引滚柱结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该前校直滚轮组的转动方向与后校直滚轮组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竖直导引滚柱对的后部位置,设置了水平导引滚柱对,且水平导引滚柱对的转动方向垂直于竖直导引滚柱对的转动方向,这种结构不仅能对圆钢线材进行竖直方向的导引送进,而且也同时对圆钢线材进行水平方向导引送进,既有方向的导引作用,使其导引效果更好,更有对圆钢线材的初步校直。又由于在机架上还安装有转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前校直滚转组和后直滚轮组,这就构成了对圆钢线材两个方向的牵伸和校直,使其对圆钢线材的校直效果显著增加,能有效去除圆钢线材上弯曲度,确保线材的直线度,而且避免了线材真径的不均匀,以及或粗或细现象发生。该校直送进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其校直效果好,校直效率高。所述水平导引滚柱对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水平导引滚柱构成,该两个水平导引滚柱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所述前校直滚轮组包括两个位于下方的前校直托轮和一个位于上方的前校直压轮,该前校直压轮位于两前校直托轮上方的中间位置;前校直压轮和前校直托轮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所述后校直滚轮组包括三个位于上方的后校直压轮和两个位于下方的后校直托轮,后校直压轮和后校直托轮均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直夹锁和斜夹锁,该直夹锁和斜夹锁位于后校直滚轮组的后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I一竖直导引滚柱对、2—水平导引滚柱对、3—前校直滚轮组、31—前校直压轮、32—前校直托轮、4一后校直滚轮组、41一后校直压轮、42—后校直托轮、5—圆钢线材、6—直夹锁、7—斜夹锁、8—机架。【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所示的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中,包括机架8和竖直导引滚柱对I,该竖直导引滚柱对I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竖直导引滚柱构成,竖直导引滚柱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在所述机架8上从竖直导引滚柱对I起向后依次设置有水平导引滚柱对2、前校直滚轮组3和后校直滚轮组4。水平导引滚柱对2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水平导引滚柱构成,该两个水平导引滚柱也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该水平导引滚柱对2的转动方向与竖直导引滚柱对I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即水平导引滚柱对2的转动轴线位于一水平面内,而竖直导引滚柱对I的转动轴线位于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前校直滚轮组3包括两个位于下方的前校直托轮32和一个位于上方的前校直压轮31,该前校直压轮31位于两前校直托轮32上方的中间位置;前校直压轮31和前校直托轮32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两个前校直托轮32和一个前校直压轮31转动中心构成V字型排列。后校直滚轮组4包括三个位于上方的后校直压轮41和两个位于下方的后校直托轮42,两个后校直压轮41交错地设置于三个后校直托轮42之间,三个后校直压轮41和两个后校直托轮42转动中心构成W字型排列。后校直压轮41和后校直托轮42均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该前校直滚轮组3的转动方向与后校直滚轮组4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即前校直滚轮组3的前校直压轮31和前校直托轮32的转动轴线位于一水平面内,而后校直滚轮组4的后校直压轮41和后校直托轮42的转动轴线位于一竖直平面内。在机架8上还设置有直夹锁6和斜夹锁7,该直夹锁6和斜夹锁7位于后校直滚轮组4的后部,两套夹锁同时工作,大大减少了线材的打滑几率。上述的竖直导引滚柱对I和水平导引滚柱对2各导引滚柱的材质为GCrl5 ;前校直压轮31、前校直托轮32、后校直压轮41和后校直托轮42的材质也为GCrl5。在各滚轮的转动支承上加装有45度接头式注油杯,规定时间定时人工黄油枪压入锂基脂,使其运转顺畅。本技术可以降低30%的设备维修率,提高20%以上的工作效率,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可以增加I年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包括机架(8)和竖直导引滚柱对(1),该竖直导引滚柱对(1)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竖直导引滚柱构成,竖直导引滚柱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8)上从竖直导引滚柱对(1)起向后依次设置有水平导引滚柱对(2)、前校直滚轮组(3)和后校直滚轮组(4),该水平导引滚柱对(2)的转动方向与竖直导引滚柱结(1)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该前校直滚轮组(3)的转动方向与后校直滚轮组(4)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包括机架(8)和竖直导引滚柱对(I),该竖直导引滚柱对(1)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竖直导引滚柱构成,竖直导引滚柱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8)上从竖直导引滚柱对(I)起向后依次设置有水平导引滚柱对(2)、前校直滚轮组(3)和后校直滚轮组(4),该水平导引滚柱对(2)的转动方向与竖直导引滚柱结(I)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该前校直滚轮组(3)的转动方向与后校直滚轮组(4)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链机校直送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引滚柱对(2)由两个相互对滚设置的水平导引滚柱构成,该两个水平导引滚柱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编链机校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钱卫东,刘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华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