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976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4:54
冷藏库(30)包括:由内箱(33)、外箱(32)、以及填充在内箱(33)与外箱(32)之间的隔热材料形成的隔热箱体(31);和设置于隔热箱体(31)的贮藏室。另外还包括:将贮藏室上下分隔的分隔壁(41);设置于贮藏室的开口部、能够开闭的门;和设置于分隔壁(41)的门面的金属承接部件(42)。另外,还包括:与金属承接部件(42)紧贴的门衬垫(90);和在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与贮藏室内的空间独立的开口部独立空间(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藏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藏库,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冷藏库的前表面开口部周缘结露的结构。
技术介绍
对现有的冷藏库100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100的冷冻室125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100的制冷循环配管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1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100的分隔壁113与门111连接的部分的截面结构的图。如图9和图11所示,在门111的内表面的周缘部分,遍及全周设有门衬垫112。在分隔壁113的前表面设有金属承接部件114。使形成门衬垫112的承接面的金属承接部件114与门衬垫112紧贴,从而防止冷气向外部泄漏。在主体131的背部设置有冷却器115。在冷却器115中生成的冷气被风扇116从冷冻室125的背面侧的排出口 117吹出到箱内,冷却所收纳的食品类。冷却食品类的冷气如图9的箭头所示循环。具体而言,冷气从冷冻室125的背面侧到达收纳盒118、119的前方上部,向下通过门111的内壁与收纳盒118、119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接着,冷气通过下侧的收纳盒119的底面与冷冻室125的底壁之间的空间,从返回管道121返回至冷却器115。在这种结构中,形成于冷冻室125与上部贮藏室122之间的分隔壁113的前表面,被到达收纳盒118的前方上部的冷气冷却。为了防止因内外温差导致被冷却了的分隔壁113的前表面结露,配设有散热管123。该散热管123利用制冷循环(未图示)的高温制冷剂管。分隔壁113的前表面被散热管123的热量加热至高温。由此,能够防止分隔壁113的金属承接部件114的结露。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冷冻室125的前部上方的空气也被加热,所以存在冷却效率下降的问题。为了防止该冷却效率的下降,提出了一种机构,在分隔壁113附近的收纳盒118的前方上方的空间部分设置图9中虚线所示的密封部件124,阻挡冷气流向门衬垫112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现有的结构中,如图11所示,金属承接部件114的上下两端部从确保强度的一面向冷冻室125等贮藏库的内侧(后方侧)延伸。该延伸部分与隔热材料113a接近,但是考虑插入操作性和结构方面的原因,并不与隔热材料113a接触。在延伸部分与隔热材料113a之间产生空隙。因此,从散热管123散热的一部分容易作为热负荷通过金属承接部件114的上下两端部侵入到冷冻室125等贮藏库的内部,所以有可能导致冷却系统的效率下降。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965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产生的,提供一种不会降低冷却系统的效率,使金属承接部件的表面难以结露的冷藏库。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库包括:由内箱、外箱、和填充在内箱和外箱之间的隔热材料所形成的隔热箱体;和设置于隔热箱体中的贮藏室。另外还包括:将贮藏室上下分隔的分隔壁;设置于贮藏室的开口部且能够开闭的门;和设置于分隔壁的门面的金属承接部件。另外还包括:与金属承接部件紧贴的门衬垫;和在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与贮藏室内的空间独立的开口部独立空间。像这样,在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配备与贮藏室内的空间独立的开口部独立空间,由此,开口部独立空间能够抑制贮藏室的热泄漏。而且,还能够抑制设置于分隔壁的门面前表面部的金属承接部件的冷却,从而抑制结露。这样就能提供一种不会降低冷却系统的效率,使金属承接部件的表面难以结露的冷藏库。【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1B是表示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正面看到的结构的正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室附近的结构的正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管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内的冷气的流动的图。图5A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散热管的配置的立体图。图5B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散热管配置的立体图。图5C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散热管配置的立体图。图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散热管配置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6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7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散热管配置的立体图。图7D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散热管配置的立体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8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冻室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的制冷循环配管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1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的分隔壁与门的连接部分的截面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进行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1B是表示从该冷藏库30的正面所看到的结构的正面图。此外,在图1B中,省略了门和衬垫等。另外,附图中的箭头表示冷气的循环路径。冷藏库30包括:隔热箱体31、作为贮藏室的冷藏室35和冷冻室37、分隔壁41、作为门的冷藏室门38和冷冻室门40、金属承接部件42、门衬垫90、和开口部独立空间50。隔热箱体31由内箱33、外箱32、以及填充在内箱33和外箱32之间的隔热材料形成。贮藏室设置于隔热箱体31。分隔壁41将贮藏室上下分隔。门设置于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金属承接部件42设置于分隔壁41的门面。门衬垫90紧贴金属承接部件42。开口部独立空间50与贮藏室内的空间独立地设置于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由此,开口部独立空间50能够抑制贮藏室的热泄漏,并且能够抑制设置于分隔壁41的门面前表面部的金属承接部件42的冷却从而抑制结露。如图1A和图1B所示,冷藏库30的隔热箱体31包括主要使用钢板的外箱32、和由ABS等树脂成型的内箱33。在隔热箱体31的内部填充例如作为使用硬质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的发泡隔热材料34。隔热箱体31的内部与周围隔热,并且被划分成多个贮藏室。在隔热箱体31的上部配置有冷藏室35,在下部配置有冷冻室37。冷藏室门38和冷冻室门40分别以自由开闭各自的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的方式,轴支承在冷藏室35的前表面开口部与冷冻室37的前表面开口部。冷藏室35是为了冷藏保存,以不结冻的温度为下限,通常被设定为1°C?5°C的贮藏室,冷冻室37是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域的贮藏室。冷冻室37为了冷冻保存,通常被设定为-22°C?_15°C,但是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状态,例如也被设定为-30°C?_25°C的低温。冷藏室35和冷冻室37被分隔壁41上下划分。在冷藏室门38和冷冻室门40各自的内表面的周缘部分,遍及全周设置有门衬垫90。利用门衬垫90使外箱32的表面侧和设置于分隔壁41前表面的金属承接部件42、与门(冷藏室门38和冷冻室门40)紧贴,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箱、外箱、以及填充在所述内箱与所述外箱之间的隔热材料形成的隔热箱体;设置于所述隔热箱体的贮藏室;将所述贮藏室上下分隔的分隔壁;设置于所述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的、能够开闭的门;设置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门面的金属承接部件;与所述金属承接部件紧贴的门衬垫;和在所述贮藏室的所述前表面开口部,与所述贮藏室内的空间独立的开口部独立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17 JP 2011-134887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箱、外箱、以及填充在所述内箱与所述外箱之间的隔热材料形成的隔热箱体;设置于所述隔热箱体的贮藏室;将所述贮藏室上下分隔的分隔壁;设置于所述贮藏室的前表面开口部的、能够开闭的门;设置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门面的金属承接部件;与所述金属承接部件紧贴的门衬垫;和在所述贮藏室的所述前表面开口部,与所述贮藏室内的空间独立的开口部独立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的内表面,以与所述贮藏室内的壁面接触的方式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井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