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及低温罐技术

技术编号:976964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4:31
在低温罐(1)的建设时,在远离建设地点的工厂形成多个单元罐(10),该单元罐(10)能够在不同的个体彼此连接并且各自能够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将单元罐(10)输送至建筑地点,通过在建设地点将多个单元罐(10)连接而组装内槽(2),围绕内槽(2)形成外槽(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及低温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及低温罐。本申请基于2011年6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142092号而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现在,较多地建设用于忙存LNG(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等低温液化气体的低温罐。这样的低温罐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示具备内槽和外槽。内槽直接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另外,外槽包围内槽而形成。而且,在建设这样的低温罐的情况下,在预定的建设工地(建设地点),形成包括上述的内槽和外槽的低温罐整体而组装。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9-46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低温罐取决于建设低温罐的工匠的技能而工期等大大地变化。即,为了在短期内建设低温罐,需要许多技能高的工匠。然而,低温罐大多在各种地点同时建设,在全部建设工地派遣技能高的工匠实质上不可能。因此,难以缩短在建设工地的工期。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低温罐的建设时缩短建设工地的工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构成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I样式是针对预定的建设地点建设贮存低温液化气体的低温罐的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具有:单元罐形成工序,在远离上述建设地点的工厂形成多个单元罐,该单元罐能够互相连接并且各自能够贮存低温液化气体;输送工序,将上述单元罐输送至上述建筑地点;内槽组装工序,在上述建设地点通过将多个上述单元罐连接而组装内槽;以及外槽形成工序,围绕上述内槽形成外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样式,在上述第I样式中,上述单元罐的壁部从上述低温液化气体的贮存区域侧起依次具备金属制的膜、绝热材料以及衬垫。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3样式,在上述第I或第2样式中,在上述外槽形成工序中,通过围绕上述内槽夯设混凝土,从而形成由混凝土构成的上述外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4样式,在上述第I至第3任一样式中,上述单元罐的俯视形状是多边形。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5样式,在上述第I样式中,上述多个单元罐经由开口于各个单元罐的下部的液体用孔及开口于上部的气体用孔而连结。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6样式,在上述第I至第4任一样式中,在上述内槽组装工序中,以上述内槽的上述低温液化气体的取出位置成为最低的方式组装上述单元罐。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6样式中,也可以使构成上述内槽的上述单元罐的底面倾斜,将底面的最低位置作为上述低温液化气体的取出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相邻的上述单元罐的底面以阶梯状下降,将具有最低底面的前述单元罐作为前述低温液化气体的取出位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7样式是贮存低温液化气体的低温罐,具备将多个单元罐连接而成的内槽、以及包围该内槽的外槽。专利技术的效果 依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单元罐连接而构成低温罐的内槽。而且,这些单元罐在远离低温罐的建设工地(建设地点)的工厂形成。S卩,依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工厂集中地形成在各种建设工地使用的单元罐。因此,具有高技能的工匠不前往建设工地就能够汇集形成单元罐。特别地,在内槽是具备金属制的膜、绝热材料以及衬垫的所谓的膜罐的情况下,对形成内槽的工匠要求高技能。与此相对,依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具有高技能的工匠集中地配置的工厂汇集形成搬入各种建设工地的内槽(即单元罐)。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在建设工地进行的作业仅为单元罐的连接(内槽的组装)和外槽的形成。所以,在建设工地要求高技能的情形减少,建设工地的工期缩短。【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的概略构成的沿着水平面的截面图。图1B是沿着图1A中的A-A线的截面图。图2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所具备的单元罐的概略构成的单元罐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单元罐的沿着垂直方向的截面图。图2C是图2A所示的单元罐的沿着水平面的截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的建设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的变型例的截面图。图5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的变型例的截面图。图5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的变型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低温罐的建设方法、低温罐及单元罐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为能够识别的大小,适当变更各部件的比例尺。图1A及图1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低温罐I的概略构成的截面图。此外,图1A是低温罐I的沿着水平面的截面图,图1B是沿着图1A中的A-A线的截面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低温罐I具备内槽2、外槽3、地基4、汲上装置5以及BOG回收装置6。内槽2是用于贮存LNG等低温液化气体的容器,通过将多个单元罐10连接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9个单元罐10邻接而配置,使得内槽2的俯视形状成为正方形。此外,构成内槽2的单元罐10的数量不限于9个,根据内槽2所要求的贮存量而设定。图2A至图2C是单元罐10的概略构成图。此外,图2A是单元罐10的立体图,图2B是单元罐的壁部的沿着垂直方向的截面图,图2C是单元罐的壁部的沿着水平面的截面图。各单元罐10的形状设定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在图2A中,单元罐10的上部开放,但是还能够为设置屋顶部而将上部封闭的状态。在单元罐10的壁部,能够形成有用于与相邻的单元罐10连接的液体用孔11。而且,通过将对置的液体用孔11彼此相连,从而将相邻的单元罐10彼此连接。液体用孔11是用于使液体即LNG能够在相邻的单元罐10彼此之间移动的孔。此外,在单元罐10的壁部,除了液体用孔11以外,如图1B所示,还能够形成有气体用孔12。该气体用孔12是用于使气体即BOG(蒸发气体,Boil Off Gas)能够在相邻的单元罐10彼此之间移动的孔。经由开口于单元罐10下部的液体用孔11及开口于上部的气体用孔12而将邻接的单元罐10彼此连结。由此,多个单元罐10内的液化气体及BOG的良好流通成为可能。另夕卜,经由开口于单元罐10下部的液体用孔11及开口于上部的气体用孔12,能够由汲上装置5或BOG回收装置6选择性地仅取出贮存于单元罐10下部的液化气体或贮存于单元罐10上部的B0G。而且,各单元罐10的壁部如图2B所示具备金属制的膜13、绝热材料14以及衬垫15。膜13是在中央部设有吸收热变形的波纹的矩形状的金属板,厚度设定为几毫米左右。而且,通过排列多个膜13而形成单元罐10的内壁面。作为形成该膜13的金属,使用例如不锈钢。绝热材料14介于膜13与衬垫15之间,阻止单元罐10的内部与外部的热转移,由此抑制低温液化气体的气化。此外,绝热材料14对于单元罐10的全部壁部而言不是必要的,在与其它单元罐10的壁部对置的壁部中也能够除去。衬垫15配置于单元罐10的壁部的最外侧,作为绝热材料14及膜13的支撑体而起作用。此外,如图2C所示,在各单元罐10的壁部,作为用于维持单元罐10的形状的刚性部件,以一定间隔设有H型钢16。这样的单元罐10成为一个一个能够由船舶输送的大小。例如,为了能够由船舶输送,单元罐10成为横宽为25m、纵深及高度为15m左右的大小即可。返回图1A及图1B,外槽3形成为从外侧包围由多个单元罐10形成的内槽2。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槽3由珠光体混凝土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罐的建设方法,针对预定的建设地点建设贮存低温液化气体的低温罐,具有:单元罐形成工序,在远离所述建设地点的工厂形成多个单元罐,所述单元罐能够互相连接并且各自能够贮存低温液化气体;输送工序,将所述单元罐输送至所述建筑地点;内槽组装工序,在所述建设地点通过将多个所述单元罐连接而组装内槽;以及外槽形成工序,围绕所述内槽形成外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7 JP 2011-1420921.一种低温罐的建设方法,针对预定的建设地点建设贮存低温液化气体的低温罐,具有: 单元罐形成工序,在远离所述建设地点的工厂形成多个单元罐,所述单元罐能够互相连接并且各自能够贮存低温液化气体; 输送工序,将所述单元罐输送至所述建筑地点; 内槽组装工序,在所述建设地点通过将多个所述单元罐连接而组装内槽;以及 外槽形成工序,围绕所述内槽形成外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罐的壁部从所述低温液化气体的贮存区域侧起依次具备金属制的膜、绝热材料以及衬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槽形成工序中,通过围绕所述内槽夯设混凝土,从而形成由混凝土构成的所述外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罐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槽形成工序中,通过围绕所述内槽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守树山田寿一郎降驹导爵杉谷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