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730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利用多孔生物二氧化硅基体浸渍金属氧化物的前驱物,干燥后,在高温下分解成二氧化硅与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然后利用镁热反应,同时还原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成硅及金属,再通过盐酸酸洗,获得硅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复合物。该复合材料中,金属均匀分布在多孔硅的孔中,有利于提高硅的导电率,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其中的金属或非金属作为惰性材料,对硅材料起连接和支撑作用,有助于缓解体积带来的膨胀应力,因此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使用石墨材料,但是石墨材料的理论容量(372 mAh/g),无法满足高比容量锂离子的需求,硅具有目前负极材料中极高的理论容量,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是硅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有较大的体积变化,产生较大的应力作用,使得正极分化程度严重,另外硅的本征电导率较低,不利于进行高倍率充放电。以往研究通过碳与娃的材料复合起来,来解决上述娃负极材料的应用问题。专利CN1909266A公开了一种由高能球磨制备的一种硅铜碳复合材料的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孔径在l_50nm,铜含量约为20 wt%,碳含量约为30 wt%,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但可逆容量较低,约为580 mAh/g左右。且铜与娃不能获得非常均勻的混合。AdvancedMaterials杂志2010年12期1_4中转述了一种大孔硅复合材料。先用镁热还原反应制备出具有三维结构的单质硅,再通过银镜反应在大孔硅内沉积银纳米颗粒,大孔硅为单晶结构,其颗粒粒径为1-5微米,孔径在200纳米左右,100次循环保持在2200 mAh/g。银一硅复合物虽然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硅和金属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依次为:步骤1:将介孔二氧化硅前驱物浸渍于0.01?M??12?M?金属氧化物的前驱物溶液中,?待其充分吸收溶液后,过滤、烘干,获得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300?850?摄氏度,焚烧2?6?个小时,获得多孔二氧化硅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步骤3:将步骤2)所获得的复合物与镁粉按质量比1:0.1??20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中加热至600?850?摄氏度,保持2?12?小时;?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产物冷却后,浸入0.2?6M?的盐酸水溶液,除去杂质,经过滤、清洗和干燥后获得多孔硅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硅和金属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依次为: 步骤1:将介孔二氧化硅前驱物浸溃于0.01 M—12 M金属氧化物的前驱物溶液中,待其充分吸收溶液后,过滤、烘干,获得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I)获得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300-850摄氏度,焚烧2-6个小时,获得多孔二氧化硅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 步骤3:将步骤2)所获得的复合物与镁粉按质量比1:0.1-20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中加热至600-850摄氏度,保持2-12小时; 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产物冷却后,浸入0.2-6M的盐酸水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志豪李晓冬姚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豪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