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噪声源测试方法,特别涉及,属于轨道交通
。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动车组的噪声测试主要对车内噪声水平进行评价,一般在车内座席区测试距地板面1.2m处布置一个坐姿的标准点,在通过台和过道区测试距地板面1.6m处布置一个站姿的标准点;车外测试分别测试距轨道中心25m和7.5m的标准点。这种噪声测试方法只能够较客观的反应车内噪声和车辆辐射噪声的水平,但是无法识别高速动车组的噪声源、无法分析各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不能实现车内振动噪声的声源控制及路径控制。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源众多,车外噪声源主要有轮轨噪声、电气设备噪声、弓网噪声、车体表面气动噪声等。根据噪声的传播路径,将噪声分为空气声和结构声两种,空气声是从噪声源发出,以声音的形式传播到地板、车体侧墙等处,由声音激发地板、车体侧墙等车体结构的振动然后向车内辐射噪声。结构声是从噪声源发出,以振动的形式传播到地板、车体侧墙等处,激发车体结构的振动向车内辐射噪声。根据空气声和结构声的传播特点,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也会不同,减小车内的空气声主要是通过提高车体和内饰结构的隔声量,填充吸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噪声源分为转向架轮轨噪声、设备噪声、受电弓噪声以及气动噪声四个测试区域;在每个区域内根据空气声和结构声的传播路径分别布置测点;采集测点数据,通过声振传播路径分析,将空气声和结构声分离,计算各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噪声源分为转向架轮轨噪声、设备噪声、受电弓噪声以及气动噪声四个测试区域; 在每个区域内根据空气声和结构声的传播路径分别布置测点; 采集测点数据,通过声振传播路径分析,将空气声和结构声分离,计算各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计算贡献量的步骤中,车内各噪声源的贡献量分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测点采集的测试数据传输给存储单元存储; 将有效数据调入,进行主分量的衰减; 通过FFT和FRF计算出传递函数; 利用实际测试数据和计算出的传递函数,建立TPS网络,再通过计算可得出车内各噪声源的贡献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测试区域,针对所述噪声源测试相应位置的车体振动、内饰板振动及车内噪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气动噪声测试,在所述转向架轮轨噪声、设备噪声、受电弓噪声的测试区域内的车体表面选取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菊,邓小军,刘韶庆,帅仁忠,孙召进,郭建强,徐跃,李斌,朱雷威,龚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