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叶片、以及燃气轮机叶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293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兼具优异的冷却性能与制造性的燃气轮机以及燃气轮机叶片。燃气轮机叶片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在制冷剂通道中最靠近前缘侧的流道的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一流道邻接的第二流道、设在划分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的上述隔壁上的接触冷却孔,在叶片形部与柄部之间具有连接上述第二流道和与上述第二流道邻接的第三流道的第一转向部,在上述叶片形部侧的前端部具有连接上述第三流道和与上述第三流道邻接的第四流道的第二转向部,至少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延伸到上述叶片形部的外周侧端,与上述叶片形部不同的部件的外周侧板安装在上述叶片形部的外周侧,规定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的最外周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叶片、以及燃气轮机叶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叶片。
技术介绍
作为本

技术介绍
,具有日本特开2003—322002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公报记载了“再生用通道贯通成为最终流道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的边界的半径方向内侧壁而延伸,并且与冷却空气源流体连通。向前缘供给流道的再生用通道与通过叶片的根部的蛇形冷却流道的流入口流道连结,其结果,与蛇形冷却回路的流量合流。为了调整向前缘供给流道的流量及压力,能够与通过蛇形冷却回路的气流独立地调整通过再生用通道的冷却流”。另外,具有日本特开2008-151112号公报。在该公报中记载了“多个包装部在相对于柄部结合的阀部互相集合,并且朝外放射状地延伸且与杆部中的不同的杆部一体地结合,增大型芯的强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20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51112号公报燃气轮机叶片在燃气轮机运转中暴漏于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中。为了即使在高温高压之类的严酷的环境下也健全地发挥功能,存在涡轮机叶片在内部使冷却空气通风,一边冷却一边运用的场合。例如,冷却空气是来自压缩机的抽出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叶片、以及燃气轮机叶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轮机叶片,其具备空心的叶片形部、以及支撑上述叶片形部的柄部,上述叶片形部由成为燃气轮机的动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前缘、成为上述动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后缘、以及从上述前缘到上述后缘的背侧叶片壁及腹侧叶片壁形成,该燃气轮机叶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叶片形部的空心区域连接上述背侧叶片壁与上述腹侧叶片壁的隔壁;由上述隔壁、上述背侧叶片壁、上述腹侧叶片壁形成的制冷剂通道;作为上述制冷剂通道中最靠近上述前缘侧的流道的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一流道邻接的第二流道;以及设在划分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的上述隔壁上的接触冷却孔,在上述叶片形部与上述柄部之间具有连接上述第二流道和与上述第二流道邻接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7 JP 2012-1860461.一种燃气轮机叶片,其具备空心的叶片形部、以及支撑上述叶片形部的柄部,上述叶片形部由成为燃气轮机的动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前缘、成为上述动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后缘、以及从上述前缘到上述后缘的背侧叶片壁及腹侧叶片壁形成,该燃气轮机叶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叶片形部的空心区域连接上述背侧叶片壁与上述腹侧叶片壁的隔壁;由上述隔壁、上述背侧叶片壁、上述腹侧叶片壁形成的制冷剂通道;作为上述制冷剂通道中最靠近上述前缘侧的流道的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一流道邻接的第二流道;以及设在划分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的上述隔壁上的接触冷却孔,在上述叶片形部与上述柄部之间具有连接上述第二流道和与上述第二流道邻接的第三流道的第一转向部,在上述叶片形部侧的前端部具有连接上述第三流道和与上述第三流道邻接的第四流道的第二转向部,至少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延伸到上述叶片形部的外周侧端,与上述叶片形部不同的部件的外周侧板安装在上述叶片形部的外周侧,规定上述第一流道与上述第二流道的最外周端,在隔开上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上述隔壁和上述外周侧板之间形成间隙,上述制冷剂经由上述接触冷却孔从上述第二流道向上述第一流道流动,上述间隙的尺寸基于上述接触冷却孔的制造误差进行设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转向部延伸到上述叶片形部的外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崎哲郎田川久人八木学堀内康广樋口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