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76243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及有机硅材料领域,为解决银钛纳米颗粒尺寸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SIPNs)溶胀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有机钛化合物,反应0.5~24小时后除去有机溶剂,加入硝酸溶液,合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陈化1天~3个月后,再溶胀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硝酸银水溶液,在室温下反应1~12小时,然后在25~80℃下加入氨水、葡萄糖水溶液,反应1~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到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通过对陈化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对新型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的控制可以调控颗粒的尺寸,所得到的银钛纳米颗粒尺寸均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及有机硅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纳米颗粒由于其特殊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催化等性能而受到关注,银钛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光学检测、散热、导电、催化、生物医药、润滑材料和电介质材料等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银是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主要元素成分,而且与具有类似催化活性的钼、金或钯金属相比,价格较为低廉,仅为上述几种金属价格的二十五分之一或五十分之一;单质银颗粒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已有报道表明将负载的银盐或单质银制备成纳米颗粒后,其杀菌活性得到很大的提高;银及其银钛纳米复合材料可作为纳米涂料和催化剂等。在过去10余年里,国内外对银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的研究开展了一些研究,发展了一些工艺技术,如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已较为成熟,然而银钛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较高和易污染环境,需经过高温高压的制备过程,否则存在抗菌或催化活性不够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纳米银钛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传统上,银纳米颗粒的物理制备方法通常是在高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将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溶胀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有机钛化合物,反应0.5~24小时后除去有机溶剂,然后加入硝酸溶液,合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陈化1天~3个月后,再溶胀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硝酸银水溶液,在室温下反应1~12小时,然后在25~80℃下加入氨水和葡萄糖水溶液,反应1~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到一种含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将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溶胀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有机钛化合物,反应0.5~24小时后除去有机溶剂,然后加入硝酸溶液,合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陈化I天~3个月后,再溶胀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硝酸银水溶液,在室温下反应I~12小时,然后在25~80°C下加入氨水和葡萄糖水溶液,反应I~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到一种含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中聚硅氧烷选自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甲基二氣丙基聚硅氧烷,甲基乙基聚硅氧烷,二乙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含氢聚硅氧烷,甲基含氢聚硅氧烷,乙基含氢聚硅氧烷,苯基含氢聚硅氧烷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中聚丙烯酸酯选自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丙烯酸叔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聚丙烯酸丁酯中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尺寸可控的银钛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钛化合物选自钛酸四异丁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丁酯、乙酰丙酮氧钛、二(乙酰丙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利文杨科芳王虎郑战江李莉蒋可志蒋剑雄来国桥盛春荠瞿志荣邓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