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体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988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涡轮蜗杆升降机、驱动装置、灌装枪和对应设置在该灌装枪下方的储料桶,驱动装置通过一升降横梁定位连接于涡轮蜗杆升降机上的传动螺母,灌装枪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并相对储料桶做上下移动;还设有一集气罩,集气罩定位套设于灌装枪的枪体下端,在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上开设有一抽吸口,该抽吸口与抽吸鼓风机相连接;另在集气罩内还定位设有一便于回收多余液滴的滴油杯,该滴油杯具有一指向并收容枪体出料口的弹性复位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很好的完成对烟雾的收集,利于环保;而且还能够回收多余的液滴,避免了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液体灌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灌装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
技术介绍
灌装机在灌装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烟雾等向四周飞散,对员工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工作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需要安装可收集烟雾,使其不向大气中扩散的对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该灌装机既操作省力、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能够很好的完成对烟雾的收集,利于环保。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涡轮蜗杆升降机、驱动装置、灌装枪和对应设置在该灌装枪下方的储料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一升降横梁定位连接于涡轮蜗杆升降机上的传动螺母,所述灌装枪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并相对所述储料桶做上下移动;还设有一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定位套设于灌装枪的枪体下端,在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上开设有一抽吸口,该抽吸口与抽吸鼓风机相连接;另在所述集气罩内还定位设有一便于回收多余液滴的滴油杯,该滴油杯具有一指向并收容枪体出料口的弹性复位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与所述升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的顶端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灌装枪的枪体穿设过所述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油杯包括一收容器和一 Z型流道板,所述收容器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Z型流道板由三块长条状的分流道板依次固连组成,每块分流道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均朝向其中心延伸,并形成一对圆弧型凸边;其中,所述Z型流道板的一端与所述收容器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Z型流道板的另一端抵触及所述灌装枪的枪体,所述Z型流道板上并位于其另一端上方的一拐角处与所述集气罩的内侧壁相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蜗杆升降机包括有手轮、蜗杆、涡轮和丝杆,所述手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蜗杆的一轴端,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且所述蜗轮通过平键带动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与之螺纹配合螺接的所述传动螺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框和第一气缸,所述外框的上端呈开口状,所述外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横梁上;所述第一气缸内置于所述外框中,且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伸出方向指向所述外框的上端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枪还包括有第二气缸、枪体支架和拉杆,其中,所述枪体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枪体支架的上端,所述枪体固设于所述枪体支架的下端,且所述枪体背向所述枪体支架的一端中还活动嵌装有一锥形枪头,该枪头上具有所述枪体出料口,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拉杆以控制所述枪头的伸缩及其上液体出料口的开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灌装机通过设置一集气罩和一滴油杯,既能够很好的完成对烟雾的收集,利于环保;而且还能够回收多余的液滴,避免了原料浪费。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涡轮蜗杆升降机作为动力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杆螺母升降机,涡轮蜗杆升降机的传动更为省力,升降更为容易,操作更为方便,从而很好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集气罩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集气罩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滴油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液体灌装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涡轮蜗杆升降机1、驱动装置2、灌装枪3和对应设置在该灌装枪下方的储料桶4,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一升降横梁定位连接于涡轮蜗杆升降机上的传动螺母,所述灌装枪3由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并相对所述储料桶4做上下移动;还设有一集气罩5,所述集气罩定位套设于灌装枪的枪体30下端,在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上开设有一抽吸口 51,该抽吸口与抽吸鼓风机相连接;另在所述集气罩5内还定位设有一便于回收多余液滴的滴油杯6,该滴油杯具有一指向并收容枪体出料口的弹性复位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与所述升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的顶端开设有一通孔50,所述灌装枪的枪体穿设过所述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滴油杯包括一收容器60和一 Z型流道板61,所述收容器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Z型流道板由三块长条状的分流道板依次固连组成,每块分流道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均朝向其中心延伸,并形成一对圆弧型凸边;其中,所述Z型流道板的一端与所述收容器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Z型流道板的另一端抵触及所述灌装枪的枪体,所述Z型流道板上并位于其另一端上方的一拐角处与所述集气罩的内侧壁相铰接。所述涡轮蜗杆升降机I包括有手轮、蜗杆、涡轮和丝杆,所述手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蜗杆的一轴端,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且所述蜗轮通过平键带动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与之螺纹配合螺接的所述传动螺母。由手轮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又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即可驱动传动螺母沿丝杆轴向做升降运动,从而实现驱动装置及灌装枪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外框和第一气缸20,所述外框的上端呈开口状,所述外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横梁上;所述第一气缸内置于所述外框中,且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伸出方向指向所述外框的上端开口。所述灌装枪3还包括有第二气缸31、枪体支架32和拉杆(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枪体支架3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2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枪体支架的上端,所述枪体固设于所述枪体支架的下端,且所述枪体背向所述枪体支架的一端中还活动嵌装有一锥形枪头33,该枪头上具有所述枪体出料口,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拉杆以控制所述枪头的伸缩及其上液体出料口的开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涡轮蜗杆升降机(1)、驱动装置(2)、灌装枪(3)和对应设置在该灌装枪下方的储料桶(4),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一升降横梁定位连接于涡轮蜗杆升降机上的传动螺母,所述灌装枪(3)由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并相对所述储料桶(4)做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集气罩(5),所述集气罩定位套设于灌装枪的枪体(30)下端,在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上开设有一抽吸口(51),该抽吸口与抽吸鼓风机相连接;另在所述集气罩(5)内还定位设有一便于回收多余液滴的滴油杯(6),该滴油杯具有一指向并收容枪体出料口的弹性复位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涡轮蜗杆升降机(I)、驱动装置(2)、灌装枪(3)和对应设置在该灌装枪下方的储料桶(4),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一升降横梁定位连接于涡轮蜗杆升降机上的传动螺母,所述灌装枪(3)由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并相对所述储料桶(4)做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集气罩(5),所述集气罩定位套设于灌装枪的枪体(30)下端,在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上开设有一抽吸口(51),该抽吸口与抽吸鼓风机相连接; 另在所述集气罩(5)内还定位设有一便于回收多余液滴的滴油杯(6),该滴油杯具有一指向并收容枪体出料口的弹性复位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的外周立面与所述升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的顶端开设有一通孔(50),所述灌装枪的枪体穿设过所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杯包括一收容器(60)和一 Z型流道板(61),所述收容器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Z型流道板由三块长条状的分流道板依次固连组成,每块分流道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均朝向其中心延伸,并形成一对圆弧型凸边;其中,所述Z型流道板的一端与所述收容器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Z型流道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力固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