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自动分检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316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0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物流自动分检衡,上秤体组件包括上秤架、连接在上秤架上的托辊及两端的辊筒支座和涨紧支座,皮带托盘通过橡胶垫安装在上秤架上部,电辊筒和从动辊筒分别安装在辊筒支座和涨紧支座上,输送带设置在电辊筒和从动辊筒及托辊上,上秤架位于输送带的端部安装有光电检测传感器;下秤体组件包括横梁和纵梁连接构成的框架,框架上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上秤架下部至少设有对应的两个支脚,支脚底部的球面或弧面支承在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通过电缆及接线盒与称重仪表连接,接线盒连接在上秤架或框架上,上秤架与框架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防止过载和冲击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抗运动冲击性能好,计量范围广,准确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流自动分检衡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流自动分检衡,属于衡器

技术介绍
物流自动分拣线中,通常采用自动分检衡对分立物品和散状物品进行称重、核验和分类,并对物流自动分拣线上超重和欠重的物品进行自动分流剔除。目前公开的自动分检衡主要由光电检测传感器、秤体以及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等组成。而秤体由称重平台、皮带托盘、输送皮带、电动机以及主动轮和被动轮组成。称重传感器固定在称重平台下部,称重平台的两端安装有主动轮和被动轮,输送皮带套装在主动轮和被动轮,皮带托盘连接在与称重传感器连接的称重平台上,当物品通过皮带输送带送至皮带托盘时,皮带托盘将感受物品的重量并传至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将检测得到的电信号传输给称重仪表,通过称重仪表处理后,通过称重仪表显示物品的重量。但上述结构的物流自动分检衡由于称重平台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而放置物品时,又会经常冲击称重平台,称重平台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抗运动冲击性能不高,存在着分检衡零部件易损坏的问题。同时,该种结构的秤体使用电机驱动,电机重量重,导致有效称重信号小,因此只能连续对重量基本相同的物品进行称量,其称量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抗运动冲击性能好,计量范围广,准确性高的物流自动分检衡。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流自动分检衡,包括秤体、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秤体包括上秤体组件和下秤体组件,上秤体组件包括上秤架、连接在上秤架上的托辊及连接在上秤架两端的辊筒支座和涨紧支座,皮带托盘通过橡胶垫安装在上秤架上部,电辊筒和从动辊筒分别安装在辊筒支座和涨紧支座上,输送带设置在电辊筒和从动辊筒及托辊上,上秤架位于输送带的端部安装有至少一个光电检测传感器;所述下秤体组件包括横梁和纵梁连接构成的框架,框架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上秤架的下部至少设有对应的两个支脚,支脚底部的球面或弧面支承在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通过电缆及接线盒与称重仪表连接,接线盒连接在上秤架或框架上,上秤架与框架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防止过载和冲击的限位机构。本技术的上秤体由上秤架,电辊筒、从动辊和托辊和与其连接的输送带构成,而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安装在下秤体的框架上,而上秤架上对应于称重传感器的至少两个对应支脚,支脚底部与称重传感器呈球面或弧面接触,因此当物品放置在上秤架组件上时,能将物品重量传至称重传感器上而进行计量,而当上秤架造成冲击后,又能使上秤架组件自动复位,故而抗运动冲击性能好,输送平稳、稳定性好,解决了分检衡零部件易损坏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由电辊筒驱动输送带,结构紧凑,能提高称量精度,不仅能实现对物品的自动称重、称重累加、数据上传、物品输送等功能,也提高了作业质量和速度,能满足物流行业自动分拣线高速自动称重,提供分拣效率。本技术增大了有效称重信号,而且增加了防震胶垫,故能连续对重量相差较大的物品进行称重,其计量范围可在0.lkg-500kg。【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技术的物流自动分检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调节支脚,2—框架,3—光电检测传感器,4一棍筒支座,5—端护板,6—电器控制盒,7一电棍筒,8—输送带,9一皮带托盘,10一托棍,11一橡I父垫,12一接线盒,13一上砰架,14 一从动棍筒,15 一涨紧支座,16 一电缆,17 一称重仪表,18 一称重传感器,19一T形限位轴,20—左右护板。【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物流自动分检衡,包括秤体、称重传感器18和称重仪表17。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秤体包括上秤体组件和下秤体组件,上秤体组件包括上秤架13、连接在上秤架13的托辊10以及上秤架13两端的辊筒支座4和涨紧支座15,上秤架13由上纵梁及横梁焊接成框架结构,托辊10可转动安装在上秤架13下部,而辊筒支座4和涨紧支座15安装在上秤架13上部,且涨紧支座15可沿上秤架13的输送带8运行方向可以调整,皮带托盘9通过橡胶垫11安装在上秤架13上部,电辊筒7和从动辊筒14分别安装在辊筒支座4、涨紧支座15及托辊10上,输送带8设置在电辊筒7和从动辊筒14上,上秤架13位于输送带8的端部安装有光电检测传感器3,左右护板20安装在上秤架13的左右两侧,而两端护板5分别在上秤架13的前后两端。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下秤体组件包括横梁和纵梁连接构成的框架2,框架2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18,可在框架2的四角处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8,上秤架13的下部至少设有对应的两个支脚,支脚底部与称重传感器18球面或弧面相接,即支脚底部的球面或弧面与称重传感器18的弧面或球面相配,因此当上秤体组件受到外力冲击后,上秤体组件能自动复位,故而能确保称重精度,本技术在框架2上安装有电器控制盒6,且框架2的底部四角处安装有调节支脚1,可调节分检衡的安装高度,也方便分检衡的调试。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称重传感器18通过电缆16及接线盒12与称重仪表17连接,接线盒12连接在上秤架13或框架2上,当电辊筒7带动输送带8运行时,当物品通过输送带8送至皮带托盘9时,皮带托盘9将感受到物品的重量传至称重传感器18,称重传感器18将电信号传输给称重仪表17,经称重仪表17处理后显示物品的重量,对物品的进行自动称重、称重累加和物品输送。见图1所示,本技术上秤架13与框架2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防止过载和冲击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T形限位轴19和锁紧件,T形限位轴19穿过框架2和上秤架13与锁紧件连接,可在框架2上焊接有旁板,使T形限位轴19设置在上秤架13的旁板上,使上秤架13能在设计范围内移动,而不会影响正常的称重,当受外力超过设计范围时,可限制上秤体组件的移动量,而进行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流自动分检衡,包括秤体、称重传感器(18)和称重仪表(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秤体包括上秤体组件和下秤体组件,上秤体组件包括上秤架(13)、连接在上秤架(13)上的托辊(10)及连接在上秤架(13)两端的辊筒支座(4)和涨紧支座(15),皮带托盘(9)通过橡胶垫(11)安装在上秤架(13)上部,电辊筒(7)和从动辊筒(14)分别安装在辊筒支座(4)和涨紧支座(15)上,输送带(8)设置在电辊筒(7)和从动辊筒(14)及托辊(10)上,上秤架(13)位于输送带(8)的端部安装有至少一个光电检测传感器(3);所述的下秤体组件包括横梁和纵梁连接构成的框架(2),框架(2)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18),上秤架(13)的下部至少设有对应的两个支脚,支脚底部与称重传感器(18)球面或弧面相接,称重传感器(18)通过电缆(16)及接线盒(12)与称重仪表(17)连接,接线盒(12)连接在上秤架(13)或框架(2)上,上秤架(13)与框架(2)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防止过载和冲击的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自动分检衡,包括秤体、称重传感器(18)和称重仪表(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秤体包括上秤体组件和下秤体组件,上秤体组件包括上秤架(13)、连接在上秤架(13)上的托辊(10)及连接在上秤架(13)两端的辊筒支座(4)和涨紧支座(15),皮带托盘(9)通过橡胶垫(11)安装在上秤架(13)上部,电辊筒(7)和从动辊筒(14)分别安装在辊筒支座(4 )和涨紧支座(15 )上,输送带(8 )设置在电辊筒(7 )和从动辊筒(14 )及托辊(IO )上,上秤架(13)位于输送带(8)的端部安装有至少一个光电检测传感器(3);所述的下秤体组件包括横梁和纵梁连接构成的框架(2),框架(2)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1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