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249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瓷套管和耐火泥;所述瓷套管成列排成间距为20mm的瓷套管组,瓷套管之间通过耐火泥填充,还包括设置在瓷套管和耐火泥之间的KPI胶泥层;使得制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炉时候,将不会出现耐火泥下流或下掉的现象,使得整个余热锅炉易成型,施工时间将大大减短,锅炉在烧结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涉及一种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余热再利用是节能减排的一大重要研究方向,一直是企业和国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项目;用于余热再利用的锅炉,需要有很好的传导能力、抗压性能;并在特殊环境中对耐酸和耐碱性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现在用来传导余热的套管大多选择陶瓷套管,其锅炉的一般是通过耐火泥固定几百根陶瓷套管来形成较厚的炉壁。由于陶瓷套管之间间距一般为20mm,在使用耐火泥来粘接陶瓷套管较为困难,经常会出现使用耐火泥粘在瓷套管之间会有向下流的现象,在成炉壁不易成型,烧结后还会出现裂纹,使锅炉的花板裸露出来造成花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在余热锅炉在烧结时一出现裂纹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瓷套管和耐火泥;所述瓷套管成列排成间距为20mm的瓷套管组,瓷套管之间通过耐火泥填充,还包括设置在瓷套管和耐火泥之间的KPI胶泥层。使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制造时候由于在瓷套管和耐火泥之间设置有KPI胶泥层,这样在制造锅炉的时候,将不会出现耐火泥下流或下掉的现象,使得整个余热锅炉制造时候易成型,制造时间将大大减短,制造锅炉需要的时间是原来没有设置KPI胶泥层的1/10,烧结后锅炉强度也至少比不使用KPI胶泥层增加了 2倍,使得锅炉在烧结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纹。优选的,为了使得KPI胶泥层粘接能力更强,所述KPI胶泥层中部设置有一层玻璃纤维。通过玻璃纤维对KPI胶泥层的束缚,使得KPI胶泥层能形成相连的整体,在面积较大KPI胶泥层的相互作用下,KPI胶泥层粘接能力将得到大大的提高。优选的,为了到达锅炉的抗高温的能力,所述KPI胶泥层的厚度小于5mm。这样瓷套管和耐火泥所占同体积的余热锅炉不会因为设置有KPI胶泥层而减小太大,也不会影响余热锅炉的抗高温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锅炉1,包括瓷套管2和耐火泥4 ;瓷套管2成列排成间距为20mm的瓷套管组,瓷套管2之间通过耐火泥4填充,还包括设置在瓷套管2和耐火泥4之间的KPI胶泥层3。使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制造时候由于在瓷套管2和耐火泥4之间设置有KPI胶泥层3,这样在制造锅炉的时候,将不会出现耐火泥4下流或下掉的现象,使得整个余热锅炉I易成型,施工时间将大大减短,需要的时间是原来没有设置KPI胶泥层3制造的锅炉1/10,烧结后锅炉I强度也至少比不使用KPI胶泥层3增加了 2倍,使得锅炉在烧结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纹,所述KPI胶泥层的中部设置一层玻璃纤维;KPI胶泥层和玻璃纤维的比例含量为1:4 ;这样KPI胶泥层3粘接能力会相应加强,也到达锅炉的抗高温的能力并增加了锅炉的柔性,KPI胶泥层3的厚度可以根据余热锅炉的抗温要求设置成2mm、3mm、4mm或5mm等尺寸。上文提到的KPI胶泥是现在以硅酸钾为粘接剂,无机分子材料为固化剂,硅铝酸盐为耐酸填料多组份组成的具有予应力很强的新型防腐材料。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瓷套管和耐火泥;所述瓷套管成列排成间距为20mm的瓷套管组,瓷套管之间通过耐火泥填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瓷套管和耐火泥之间的KPI胶泥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瓷套管和耐火泥;所述瓷套管成列排成间距为20mm的瓷套管组,瓷套管之间通过耐火泥填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瓷套管和耐火泥之间的KPI胶泥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