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胎形状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99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将轮胎的制造工序中成型已结束的生胎投入硫化工序之前该生胎的形状进行保持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生胎的保管中隔开一定时间对该生胎的保管位置自如地进行修正而提高轮胎的均匀性和减少次品率的生胎形状保持装置。在使用两层的装载架(1)通过布(3)对生胎(2)进行保持的支承装置中,通过上述装载架(1)的各支承台(1a)对生胎(2)进行保持的布(3)通过由驱动部(6)驱动的两侧旋转辊(4a、4b)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进行旋转,从而对该生胎(2)进行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胎形状保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将轮胎的制造工序中成型已结束的生胎投入硫化工序之前对该生胎的形状进行保持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生胎的保管中每隔开一定时间对该生胎的保管位置自如地进行修正而提高轮胎的均匀性(uniformity)和减少次品率的生胎形状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轮胎是通过以下方式生产出来的:添加并混合各种橡胶和化学试剂获得复合橡胶,并对该复合橡胶进行压延或者压出形成半成品,对该半成品经过组合后再进行成型,由此制造生胎。该生胎再经过硫化工序,即投入硫化装置中并在一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温度下施加压力,使复合橡胶进行化学结合,从而成为成品轮胎。通常,在硫化工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经过之前的成型工序制成的生胎2按照不同规格在硫化装置前等待进行硫化。此时,为了装载更多的生胎,使用生胎装载架(Green tire rack)1。生胎能否以保持与成品轮胎基本相同的圆形的状态投入硫化模具中,与提高质量、尤其是提高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生胎胎圈部的形状在投入硫化模具时,越接近椭圆形,越增加次品的发生率。图2表示的是生胎2置于生胎装载架1上的情况,图3是从侧面观察图2得到的图。现有的生胎装载架1以根据轮胎的尺寸可以保管多个生胎的方式构成,并且生胎置于布3上。此时,布固定在装载装置上。随着生胎在装载装置上长时间进行等待,如图3所示,因生胎的自重其形状变为椭圆形。通常,为了防止生胎的变形,作业者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通过手动的方式将生胎旋转约90度。-->然而,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作业者以手动的方式将数量众多的生胎进行旋转是需要很多劳动力的,并且可能发生作业者错过一部分生胎的情况,从而存在降低轮胎的均匀性以及产生次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胎形状保持装置,该装置在成型工序结束后的生胎保管中隔开一定的时间对该生胎的保管位置自如地进行修正,从而可以提高轮胎的均匀性和减少次品率。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方式是,在两层的装载架上通过布对生胎进行保持的生胎形状保持装置中,上述布通过由驱动部驱动的两侧旋转辊可以旋转一定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生胎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的生胎支承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两层装载架1上进行保持的生胎2,对于与现有的结构相同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方式是,在两层的装载架1上通过布3对生胎2进行保持的生胎形状保持装置中,在上述装载架1的各支承台1a上对生胎2进行保持的布3通过由驱动部6驱动的两侧旋转辊4a、4b可以旋转一定距离,以此方式对该生胎2进行保持。也就是说,上述装载架1的支承台1a由下层部和上层部的两层构成,并具有可以将布3缠绕在各支承台1a上的辊4a、4b,该辊可以通过驱动部6的力进行旋转。上述驱动部6因为形成在两侧辊4a、4b侧,所以在布3旋转一定距-->离后,可以反方向旋转。此外,用于使旋转辊4a、4b旋转的驱动部6的动力通过可以对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的计时器(图中未示出)进行动作,并且旋转距离还可以根据生胎2的大小进行调节。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生胎装载架1,就可以防止由于长时间的等待而产生的生胎的外观变形。另一方面,下表1是表示通过试验得到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装载生胎之前和之后关系的数据表。由此可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生胎形状保持装置的效果较好,在表1中值越低表示效果越好。表1对型号为225/60R16V的生胎的前/后均匀性的数据比较表              前                后  NO.  RFV.  LFV.  CON.  RFV.  LFV.  CON.  1  8  5.1  4.4  4.8  4.5  -2.2  2  8.7  3.1  3.4  3.5  1.9  0  3  4  3.2  2.5  5.7  2.8  -2.1  4  8.3  2.3  0.6  5.7  2.9  0  5  10.1  2.5  3.2  5.2  2.7  0  6  6.4  3  3.1  4.9  3  -1.3  7  8.2  5.6  2.9  6.9  2.4  0  8  6.9  1.5  2.3  6.4  1.6  0  9  8.3  2  3.4  5.2  2.8  0  10  10.9  3.2  2.9  6.5  2.4  -1.5  11  6.1  4  2.6  4.2  2.9  -1.4  12  7.2  2.7  1.6  3.9  3.6  -1.5  13  5  3  3.5  6.3  3.8  -0.5  14  7.4  3.9  0.5  5.5  2.7  -0.5  15  5.4  4.2  2.5  3.9  2.7  -2.4  16  9.2  2.3  2.6  5.9  2.9  0  17  6.4  4.7  1.1  3.3  3  -0.8  18  5.2  1.3  4  6.4  2.2  -2.4  19  9.3  4.3  3.5  5.3  2.7  0  20  8.3  1.5  3.5  5.9  1.9  0  AVG  7.465  3.17  2.705  5.27  2.77  -0.83-->*RFV.:Radial Force Variation(径向力的变化),在施加负荷进行旋转的情况下的旋转一周当中,在纵向产生的反向力的变动。LFV.:Lateral Force Variation(横向力的变化),在施加负荷进行旋转的情况下的旋转一周当中,在左右方向产生的反向力的偏差。CON.:Conicity(锥度),轮胎旋转时与旋转方向无关的向一定的横方向倾斜的力。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生胎形状保持装置可以防止在成型工序结束后由于生胎长时间等待而可能产生的该生胎的外观变形,从而具有提高轮胎的均匀性和减少次品率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胎形状保持装置,在两层的装载架(1)上通过布(3)对生胎(2)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架(1)的各支承台(1a)上对生胎(2)进行保持的布(3)通过由驱动部(6)驱动的两侧旋转辊(4a,4b)在一定距离内进行旋转,从而 对所述生胎(2)进行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9-24 10-2004-00770901.一种生胎形状保持装置,在两层的装载架(1)上通过布(3)对生胎(2)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架(1)的各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武泳李光宰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