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圆斑病菌的药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4831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圆斑病菌的药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绿原酸,黄芪甲苷,穿心莲内脂,白头翁,芫荽;B、醇浸提白头翁和芫荽的提取液;C、将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绿原酸,黄芪甲苷,穿心莲内脂,与步骤B所得提取液进行复配,搅拌均匀后,紫外灭菌,得玉米圆斑病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治疗玉米圆斑病效果好,经过试验测试,混合物的400-600倍液,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具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杀菌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用药物,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 我国中国发现玉米圆斑病主要为害吉63自交系。果穗染病从果穗尖端向下侵染,果穗籽粒呈煤污状,籽粒表面和玉米圆斑病籽粒间长有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呈干腐状,用手捻动籽粒即成粉状。苞叶染病现不整形纹枯斑,有的斑深褐色,一般不形成黑色霉层,病菌从苞叶伸至果穗内部,为害籽粒和穗轴。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浅绿色至黄色小斑点,散生,后扩展为圆形至卵圆形轮纹斑。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褐色,外围生黄绿色晕圈5大小5~15X3~5 (_)。有时形成长条状线形斑,病斑表面也生黑色霉层。叶鞘染病时初生褐色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大斑,也具同心轮纹,表面产生黑色霉层。圆斑病穗腐病侵染自交系478时,果穗尖端黑腐的长度为5.3~9.3cm,占果穗长的2/5~3/5,果穗基部则不被侵染。分生孢子梗暗褐色,顶端色浅,单生或2~6根丛生,正直或有膝状弯曲,两端钝圆,基部细胞膨大,有隔膜3~5个,大小64.4~99 X 7.3~9.9 (um)。分生孢子深橄榄色,长椭圆形,中央宽,两端渐窄,孢壁较厚,顶细胞和基细胞钝圆形,多数正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圆斑病菌的药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绿原酸,黄芪甲苷,穿心莲内脂,白头翁,芫荽;B、醇浸提白头翁和芫荽的提取液:将白头翁、芫荽进行碎断,洗净,晾干作业后,置一密闭容器内,加入质量百分比70%乙醇溶液,浸润闷泡12小时后,再装入渗漉器,所述渗漉器是一个桶子结构,底下是个圆锥体,圆锥体下接个开关可以滴水的设备,用于药材成分抽取,把药材均匀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渗漉液,加热回收乙醇后得提取液;C、将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圆斑病菌的药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绿原酸,黄芪甲苷,穿心莲内脂,白头翁,芫荽; B、醇浸提白头翁和完萎的提取液: 将白头翁、芫荽进行碎断,洗净,晾干作业后,置一密闭容器内,加入质量百分比70%乙醇溶液,浸润闷泡12小时后,再装入渗漉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茂丰有机蔬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