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460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包括外绕机框架、主轴支座,所述的主轴支座上设有与外绕机框架固定的连接端,所述的外绕机主轴安装在主轴支座内,其还包括双头螺杆和减震垫,所述的外绕机框架、双头螺杆、减震垫、连接端和减震垫依次通过自锁螺帽相固接。该固定结构降低了外绕主轴振动,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维修维护频次,提高了机床生产效率及产品成品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帘线制造设备,尤其涉及钢帘线制造设备中外绕机主轴固定方式。
技术介绍
外绕机是钢帘线生产设备中的一种,用于在帘线表面绕上一根较细的单丝,使得帘线更容易附胶。外绕机在生产产品时,外绕主轴转速较高,正常在10000r/min以上,长期生产过程中会有部分外绕丝工字轮变形导致动平衡超标,外绕主轴的振动大,该问题产生如下不良影响:1、产品一次成品率下降;2、机床有效运转率下降,维修频繁;3、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外绕主轴振动,减少维修维护频次,提高机床生产效率及产品成品率的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包括外绕机框架、主轴支座,所述的主轴支座上设有与外绕机框架固定的连接端,所述的外绕机主轴安装在主轴支座内,其还包括双头螺杆和减震垫,所述的外绕机框架、双头螺杆、减震垫、连接端和减震垫依次通过自锁螺帽相固接。所述的减震垫的一侧设有垫片。所述的双头螺杆的直径为10mm,所述的减震垫为聚氨酯材质减震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外绕机主轴与外绕机框架固定强度及缓冲性能得到提高,降低了外绕主轴振动,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维修维护频次,提高了机床生产效率及产品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自锁螺帽,2、外绕机框架,3、双头螺杆,4、减震垫,5、主轴支座,6、垫片,7、外绕机主轴,8、连接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包括外绕机框架2、主轴支座5、双头螺杆3和减震垫4,所述的主轴支座5上设有与外绕机框架2固定的连接端8,所述的外绕机主轴7安装在主轴支座5内,所述的外绕机框架2、双头螺杆3、减震垫4、连接端8和减震垫4依次通过自锁螺帽I相固接,所述的减震垫4的一侧设有垫片6,所述的双头螺杆3的直径为10mm,所述的减震垫4为聚氨酯材质减震垫。每台外绕机使用四根双头螺杆3进行固定,分别将外绕机框架2、双头螺杆3、减震垫4、连接端8、减震垫4和铁质垫片6依次通过自锁螺帽I相固接,紧固自锁螺帽I。双头螺杆3的一端固定在外绕机框架2上起固定作用,另一端固定主轴支座5,由于减震垫4对外绕机主轴的振动起到减震过滤作用,双头螺杆3的直径为IOmm强度大,减震垫4为聚氨酯材质减震垫减震效果改善,外绕机不会因双头螺杆3频繁断裂或因减震垫4频繁磨损而停机。本技术技术在我公司外绕机上推广以来,双头螺杆3及减震垫4报修频次下降60%,其使用寿命提高了 3.6倍,同比维修费用下降了 34%。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或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方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包括外绕机框架⑵、主轴支座⑸,所述的主轴支座⑸上设有与外绕机框架⑵固定的连接端⑻,所述的外绕机主轴⑺安装在主轴支座⑸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双头螺杆⑶和减震垫⑷,所述的外绕机框架⑵、双头螺杆⑶、减震垫⑷、连接端⑻和减震垫⑷依次通过自锁螺帽⑴相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外绕机主轴固定结构,包括外绕机框架⑵、主轴支座(5),所述的主轴支座(5)上设有与外绕机框架⑵固定的连接端⑶,所述的外绕机主轴(7)安装在主轴支座(5)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双头螺杆⑶和减震垫⑷,所述的外绕机框架⑵、双头螺杆⑶、减震垫⑷、连接端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兰邓爱存杨天灿徐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