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444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左骨架头部(4)和右骨架头部(7)呈水平的敞口状分布,左骨架中部(5)和右骨架中部(8)都分布在与固定底板(1)垂直方向,单丝(10)位于左骨架中部(5)和右骨架中部(8)之间,在固定底板(1)分别设有左防误限位调节槽(11)和右防误限位调节槽(12),在固定底板(1)两侧分别设有左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3)和右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4),左防误限位调节槽(11)与左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3)以及右防误限位调节槽(12)与右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4)呈斜向敞口状设置,左骨架尾部(6)和右骨架尾部(9)呈水平的向下张开的敞口状分布。(*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帘线生产过程中,都须将各型盘条经过多次处理、拉拔等过程,最后通过25模湿拉机床拉拔成各规格单丝,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单丝易出现竹节不合格品,目前针对湿拉机床单丝竹节不合格的控制方法是在湿拉机床模具出口处人为悬挂镀铜钢丝来解决采用此法不足之处在于:1、因由操作工自行制作,镀铜钢丝形状、重量不一,防护效果不佳;2、生产中常因人为疏忽出现钢丝悬挂不规范及忘记悬挂的现象,造成竹节不合格品控制波动,给单丝质量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它不但可以减少因外力作用导致的波浪圈径等不合格产品的出现,而且利用调整槽、限位等将左、右两部分不锈钢圆骨架交错装配,避免出现左右相碰的现象,有效地提高防护作用。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它包括固定底板、左骨架和右骨架,左骨架包括左骨架头部、左骨架中部和左骨架尾部,右骨架包括右骨架头部、右骨架中部和右骨架尾部,左骨架头部和右骨架头部呈水平的敞口状分布,左骨架中部和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底板(1)、左骨架(2)和右骨架(3),左骨架(2)包括左骨架头部(4)、左骨架中部(5)和左骨架尾部(6),右骨架(3)包括右骨架头部(7)、右骨架中部(8)和右骨架尾部(9),左骨架头部(4)和右骨架头部(7)呈水平的敞口状分布,左骨架中部(5)和右骨架中部(8)都分布在与固定底板(1)垂直方向,湿拉机中运动的单丝(10)位于左骨架中部(5)和右骨架中部(8)之间,在固定底板(1)一表面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左防误限位调节槽(11)和右防误限位调节槽(12),在固定底板(1)一表面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左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3)和右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拉机床防止单丝产生竹节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底板(I)、左骨架(2)和右骨架(3),左骨架(2)包括左骨架头部(4)、左骨架中部(5)和左骨架尾部(6),右骨架(3)包括右骨架头部(7)、右骨架中部(8)和右骨架尾部(9),左骨架头部(4)和右骨架头部(7)呈水平的敞口状分布,左骨架中部(5)和右骨架中部(8)都分布在与固定底板(I)垂直方向,湿拉机中运动的单丝(10)位于左骨架中部(5)和右骨架中部(8)之间,在固定底板(I) 一表面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左防误限位调节槽(11)和右防误限位调节槽(12),在固定底板(I) 一表面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左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3)和右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4),左防误限位调节槽(11)与左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3)以及右防误限位调节槽(12 )与右可转动固定座调节槽(14 )呈斜向敞口状设置,所述左骨架尾部(6 )和右骨架尾部(9)呈水平的向下张开的敞口状分布,左骨架中部(5)由上至下分别设有左防误限位夹(15)和左可转动固定座(16),左防误限位夹(15)和左可转动固定座(16)分别位于左防误限位调节槽(11)和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兰王顺张晓明蒋茂华金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