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间转印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192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4:59
提供了一种表面上各自具有良好润滑性和良好清洁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中间转印构件,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和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包含基体成分和不与基体成分粘结并可转动地保持在基体成分的孔中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间转印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中间转印构件,和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上,未完全转印至介质(例如,纸张)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等作为不需要的物质容易残留。在后续的图像形成过程中,此类不需要的物质降低图像品质,因此需要每次除去。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例如以下方法除去:通过使刷状或刮板状的清洁构件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刮去不需要的物质的方法,或通过抽吸除去不需要的物质的方法。尤其,使用刮板状清洁构件即清洁刮板的方法已经广泛使用,这是因为用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地进行清洁。清洁刮板一般由容易提供清洁刮板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之间的密着性的橡胶(特别是聚氨酯橡胶)制成。然而,橡胶是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其引起异常声音(刮板振动)、由于清洁刮板的振动而刮擦调色剂的能力降低(漏出调色剂)和清洁刮板卷曲(刮板卷曲)的现象。专利文献I公开了将氟系或硅酮系固体润滑成分施涂于清洁刮板以减小清洁刮板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方法。专利文献9公开了将固体润滑成分施涂于清洁刮板以减小清洁刮板与中间转印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方法。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中包含氟烃树脂成分的方法。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中包含硅酮树脂成分的方法。专利文献5和6公开了通过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上形成凹凸来改进润滑性和清洁性的方法。专利文献7和8公开了通过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中引入无机颗粒以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08-22096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043623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090214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7-072164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4-302452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10-237657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8-262752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02-116571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08-27610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9中公开的技术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的润滑性和清洁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具体地,专利文献1-9公开的技术中,当重复形成图像时,固体润滑成分从清洁刮板剥落。因此,难以长时间维持减小清洁刮板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效果。专利文献2和3公开的技术中,通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充电过程,氟烃树脂成分容易变质。因此,当重复形成图像时,减小清洁刮板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效果容易消失。专利文献4公开的技术中,硅酮树脂成分不均匀地存在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表面侧。因此,当重复形成图像时,硅酮树脂成分被除去,并且减小清洁刮板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效果容易消失。专利文献5和6公开的技术中,当重复形成图像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上的凹凸被除去,因此减小清洁刮板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效果容易消失。专利文献7和8公开的技术中,具有比用于清洁刮板的橡胶硬度更高的无机颗粒,通过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中的基体成分粘结而固定。因此,当重复形成图像时,清洁刮板的边缘容易破裂和调色剂容易漏过破裂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在表面上各自具有良好润滑性(低摩擦性)和良好清洁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中间转印构件,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和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含有基体成分和不与基体成分粘结并可转动地保持在基体成分的孔中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rotatably-retainedspherical particle)的表面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主体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一体化地支承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包括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的清洁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单元、图像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包括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的清洁单J Li 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中间转印构件,其包括含有基体成分和不与基体成分粘结并可转动地保持在基体成分的孔中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表面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图像曝光单元、显影单元、第一转印单元、上述中间转印构件、第二转印单元和包括与中间转印构件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的清洁单元。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表面上各自具有良好润滑性和良好清洁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中间转印构件,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和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附图说明】图1示出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中包含基体成分和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状态的实例;图2为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中包含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放大图;图3示出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中包含基体成分和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状态的实例;图4为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中包含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放大图;图5示出配备有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实例;图6为用氢氟酸处理前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的显微镜照片;图7为用氢氟酸处理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的显微镜照片;图8示出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的实例。【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热切研究的结果,专利技术人发现,作为改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的润滑性的方法,可有效地使用“从动棍(driven roller)的原理”。具体地,他们已经确定,通过将球状颗粒配置在清洁刮板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之间的接触部位(以下可简称“接触部位”)中,清洁刮板可实现稳定的滑动状态。然而,如果球状颗粒仅配置在接触部位中,由于图像重复形成导致球状颗粒将耗散,从而润滑效果将不能充分地保持。专利技术人发现,图像形成期间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的结构有效地用于保持球状颗粒在接触部中滚动的状态同时抑制球状颗粒从接触部中耗散。图1中,球状颗粒可转动地保持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中的基体成分的孔中,并且球状颗粒不与表面层中的基体成分粘结。处于此状态的球状颗粒在本专利技术中被称为“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图1中,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上(部分地)露出。在这种状态下,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的润滑性通过从动辊的原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上露出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滚动运动)提供。此外,当可转动地保持特定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孔各自的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特定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直径(Dp)时,抑制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耗散并且保持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的润滑性。随着由于图像重复形成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的表面层被磨耗时,各孔的开口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含:基体成分;和不与所述基体成分粘结并且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基体成分中的孔中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3 JP 2011-139548;2012.05.17 JP 2012-1136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含: 基体成分;和 不与所述基体成分粘结并且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基体成分中的孔中的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外表面与所述孔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为二氧化硅颗粒或聚甲基硅倍半氧烷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为二氧化硅颗粒,并且所述可转动保持的球状颗粒的外表面与所述孔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硅油。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基体成分含有多芳基化合物或甲基丙烯酸类树脂。6.一种处理盒,其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所述处理盒一体化地支承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包括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的清洁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与所述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部中沿长度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线性荷载为300-1200mN/cm。8.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公博宫内阳平山岸惠子白山和久堀真帆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