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磨削方法及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12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的磨削方法及磨削装置,即使在被翻新轮胎上产生相对于装置轴心的偏心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磨削部件磨削被翻新轮胎而使该被翻新轮胎的带束层外周侧的残留橡胶厚度为恒定。在磨削装置(10)中,首先,一边使由一对半轮辋保持的被翻新轮胎(100)旋转,一边利用涡流传感器(44)检测从涡流传感器(44)到带束层(104)外周面的距离。由此,可以分别求出与被翻新轮胎(100)的相位相对应的相对于被翻新轮胎(100)的装置轴心的偏心量及偏心方向,因此,可以生成与被翻新轮胎(100)的相位、偏心量及偏心方向相对应的位置控制信号。接着,基于位置控制信号,利用滑架(58)使锉刀(62)沿以装置轴心MC为中心的径向相对于被翻新轮胎(100)向径向移动,并利用锉刀(62)磨削旋转的被翻新轮胎(100)的胎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翻新使用过的被翻新轮胎而对被翻新轮胎的胎面部进行磨削的轮胎磨削方法及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翻新轮胎的翻新方式大体分类有:使用轮胎模具的模型硫化方式(热翻新方式)、以及不使用模具而将已硫化的带花纹的胎面粘贴于待翻修轮胎上并在硫化罐内进行硫化的预硫化翻新方式(冷翻新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要被翻新的被翻新轮胎(待翻修轮胎),首先都要在磨削工序中磨削胎面部而成形为需要的形状,对于实施该磨削后的磨削轮胎而言,从埋设的带束层到外周面之间的厚度(旧橡胶厚度)成为决定翻新轮胎性能(特别是发热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磨削装置可自动控制对待翻修轮胎的磨削量,以使上述那样的磨削后的待翻修轮胎的旧橡胶厚度为预先设定的最佳值。在该专利文献1的磨削装置中,一边使由保持机构可旋转地保持着的被翻新轮胎旋转,一边利用金属传感器检测被翻新轮胎的带束层而测定被翻新轮胎的旧橡胶厚度,并且利用磨削机构磨削被翻新轮胎的外周面,当被翻新轮胎的旧橡胶厚度达到最佳值时停止用磨削机构切削及磨削被翻新轮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546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磨削装置中,在一边使被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磨削方法,在将被翻新轮胎安装于磨削装置的保持机构上,用磨削部件磨削利用该保持机构而以装置轴心为中心旋转的该被翻新轮胎的胎面部时,利用金属检测传感器沿以上述装置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检测由上述保持机构保持的被翻新轮胎的、从装置轴心到金属制带束层的距离,然后,基于沿该被翻新轮胎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及从上述装置轴心到带束层的距离的检测值,一边使上述磨削部件沿以上述装置轴心为中心的径向相对于被翻新轮胎进行相对移动,一边用磨削部件磨削利用上述保持机构而进行旋转的被翻新轮胎的胎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10-18 303118/20051.一种轮胎磨削方法,在将被翻新轮胎安装于磨削装置的保持机构上,用磨削部件磨削利用该保持机构而以装置轴心为中心旋转的该被翻新轮胎的胎面部时,利用金属检测传感器沿以上述装置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检测由上述保持机构保持的被翻新轮胎的、从装置轴心到金属制带束层的距离,然后,基于沿该被翻新轮胎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及从上述装置轴心到带束层的距离的检测值,一边使上述磨削部件沿以上述装置轴心为中心的径向相对于被翻新轮胎进行相对移动,一边用磨削部件磨削利用上述保持机构而进行旋转的被翻新轮胎的胎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磨削方法,在利用上述磨削部件磨削被翻新轮胎时,基于沿该被翻新轮胎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及由上述金属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从上述装置轴心到带束层的距离的检测值,使上述磨削部件沿上述径向进行相对移动而使从被翻新轮胎的带束层的曲率中心到上述磨削部件的距离为恒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金属检测传感器沿轮胎旋转方向检测由上述保持机构保持的被翻新轮胎的从装置轴心到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裕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