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用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082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管用手柄,其具备被装配在导管软管(10)的基端侧的手柄主体(21)和旋转自由地被装配在手柄主体(21)上且固定用于使软管(10)的前端部分挠曲的操作用金属线(31)、(32)的基端的旋转板(22),在旋转板(22)上,在以旋转板(22)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的圆周上形成用于规定操作用金属线(31)、(32)的路径的圆弧状的导轨(231)、(232)、(233)、(241)、(242)、(243)。根据该手柄,能够不变更构成零件地构成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转弯形状不同的导管。另外,能够构成在使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一方向弯曲的情况和向另一方向弯曲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的转弯形状的双方向型的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管用手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管用手柄,更详细地说,涉及被装配在导管软管的基端侧并构成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的导管用手柄。
技术介绍
医疗用导管通常在导管软管的基端(近端)侧装配手柄。作为导管用手柄,与导管的种类相应地提出了种种导管用手柄。例如,存在希望操作导管用手柄,使导管的前端部分(远端)弯曲或延伸的情况。作为用于像这样在手边侧操作导管的前端部分使之偏向的机构,介绍在旋转自由地被装配在手柄主体上的旋转板上连结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通过旋转操作该旋转板,使导管的前端的朝向变化(偏向)的机构(参见专利文献I)。图1OA是表示以往的导管用手柄的内部构造的一例。该图所示的导管用手柄具备被装配在导管软管(省略图示)的基端侧的手柄主体1、旋转自由地被装配在手柄主体I上并固定用于使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挠曲的操作用金属线2a、2b的基端的旋转板3A。该图中,4是旋转板3A的旋转轴,5是旋转板3A的旋钮,6是操作用软管(操作用金属线2a、2b的插通软管),7a、7b是金属线止动件。在旋转板3A上形成圆环状的导轨8A。该导轨8A通过规定旋转板3A内的操作用金属线2a、2b的路径,来确保与旋转板3A的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用金属线2a、2b的拉伸量。如图1OA所示,从操作用软管6延伸出到旋转板3A内的操作用金属线2a在旋转板3A的右侧沿圆环状的导轨8A的外周被配置,由金属线止动件7a固定在旋转板3A上。另一方面,从操作用软管`6延伸出到旋转板3A内的操作用金属线2b在旋转板3A的左侧沿圆环状的导轨8A的外周被配置,由金属线止动件7b固定在旋转板3A上。而且,若从图1OA所示的状态使旋转板3A沿箭头9a的方向旋转,则沿导轨8A的外周配置的操作用金属线2a被拉伸,据此,被装配在手柄主体I的前端侧的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右侧弯曲(偏向)。另一方面,若使旋转板3A沿箭头9b的方向旋转,则沿导轨8A的外周配置的操作用金属线2b被拉伸,据此,被装配在手柄主体I的前端侧的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左侧弯曲(偏向)。在具备图1OA所示那样的构造的手柄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中,使旋转板旋转了时的操作用金属线的拉伸量(移动量)越多,使旋转板旋转了一定角度时的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转弯形状(弯曲的大小)越大,通常,旋转板内的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从进入旋转板内开始到抵达金属线止动件为止的操作用金属线的长度)越长,操作用金属线的拉伸量越长。由此,在希望进一步增大与旋转操作相伴的前端部分的弯曲的情况下,通过替代旋转板3A,将形成有外周(直径)大的环状的导轨的旋转板,例如如图1OB所示,形成有直径比导轨8A大的圆环状的导轨SB的旋转板3B装配在手柄主体I上,能够延长与旋转板的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金属线的路径。另一方面,在希望减小与旋转操作相伴的前端部分的弯曲的情况下,通过替代旋转板3A,将形成有外周(直径)小的环状的导轨的旋转板,例如如图1OC所示那样的形成有直径比导轨8A小的圆环状的导轨SC的旋转板3C装配在手柄主体I上,能够缩短与旋转板的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金属线的路径。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导管用手柄中,与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转弯形状(弯曲的大小)相应地将不同的旋转板(形成有不同直径的导轨的成型品)装配在手柄主体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2304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成型与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转弯形状相应地不同的旋转板并向手柄主体装配的情况复杂,从制造成本方面出发并不优选。因此,希望提供具备能够与多个转弯形状对应的旋转板的导管用手柄。另一方面,在双向(bidirection)型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中,要求在使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一方向(例如右侧)弯曲的情况和向另一方向(例如左侧)弯曲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不同的转弯形状的导管。但是,通过具备上述那样的旋转板(旋转板3A~3C)的以往的手柄,不能构成左右的转弯形状不同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另外,在双方向型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中,存在如下的情况:在通过旋转操作使得一方的金属线成为了拉伸状态时,在另一方的金属线产生松弛,该松弛部分挤出到旋转板的外部。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面的情况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用手柄,其能够不变更构成零件地构成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转弯形状(弯曲的大小)不同的导管。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用手柄,其能够构成在使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一方向弯曲的情况和向另一方向弯曲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的转弯形状的双方向型的导管。本专利技术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用手柄,其不存在在一方的金属线成为拉伸状态时,另一方的金属线的松弛部分挤出到旋转板的外部的情况。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导管用手柄的特征在于,具备:手柄主体,其被装配于导管软管的基端侧;旋转板,其旋转自由地被装配在该手柄主体上,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挠曲的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在前述旋转板上,在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的圆周上形成有用于规定该旋转板内的前述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圆弧状或者圆环状的多根导轨。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导管用手柄,通过从在旋转板中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多根导轨之中选择I根(构成单方向型的情况下)或者2根(构成双方向型的情况下从两侧各I根)作为规定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导轨,卷绕在该导轨上,能够构成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这里,通常旋转板中的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越长,与旋转板的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用金属线的拉伸量(移动量)越长。因此,在选择了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多根导轨中的位于最外侧的导轨作为规定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导轨的情况下,与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用金属线的拉伸量还有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弯曲的大小为最大。反之,在选择了位于最内侧的导轨作为规定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导轨的情况下,与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用金属线的拉伸量还有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弯曲的大小为最小。因为通过像这样从在旋转板中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多根导轨之中选择规定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导轨,能够变更、调整与旋转操作相伴的操作用金属线的拉伸量,所以,能够不更换该旋转板地构成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的转弯形状(弯曲的大小)不同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 2)在构成向双方向偏向的双方向型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的本专利技术的导管用手柄中,优选在前述旋转板的一方侧,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第I方向挠曲的第I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且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用于规定前述旋转板内的前述第I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多根导轨,在前述旋转板的另一方侧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第2方向挠曲的第2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且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用于规定前述旋转板内的前述第2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多根导轨。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导管用手柄,通过从在旋转板的一方侧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的多根导轨之中选择规定第I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I根导轨,从在旋转板的另一方侧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的多根导轨之中选择规定第2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I根导轨,能够构成双方向型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另外,旋转板中的“一方侧”以及“另一方侧”是表示由在旋转板的旋转轴穿过的直线分割的各区域。而且,通过从在旋转板的一方侧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的多根导轨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管用手柄,其特征在于,具备:手柄主体,其被装配于导管软管的基端侧;和旋转板,其旋转自由地被装配在该手柄主体上,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挠曲的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在前述旋转板上,在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的圆周上形成有用于规定该旋转板内的前述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圆弧状或者圆环状的多根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12 JP 2011-1541661.一种导管用手柄,其特征在于,具备: 手柄主体,其被装配于导管软管的基端侧;和 旋转板,其旋转自由地被装配在该手柄主体上,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挠曲的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 在前述旋转板上,在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的圆周上形成有用于规定该旋转板内的前述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圆弧状或者圆环状的多根导轨。2.—种导管用手柄,其是构成向双方向偏向的双方向型的前端可偏向操作的导管的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管用手柄,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旋转板的一方侧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第I方向挠曲的第I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且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用于规定前述旋转板内的前述第I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多根导轨, 在前述旋转板的另一方侧固定用于使前述导管软管的前端部分向第2方向挠曲的第2操作用金属线的基端,且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用于规定前述旋转板内的前述第2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多根导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用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旋转板的一方侧,以前述旋转板的旋转轴为中心同心圆弧状地形成用于规定前述旋转板内的前述第I操作用金属线的路径的3根导轨, 在前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来富恩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