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容器和用于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4073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容器,其包括:-至少在局部柔性的壁和-至少一个容器开口,其中,生物反应容器的壁具有流体密封的内层,并且其中,生物反应容器的壁具有至少在局部流体渗透的或结构化的外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容器以及一种用于无损伤地检测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药和生物技术工业中将柔性容器、例如袋子用作用于实施过程或储存的生物反应容器。在真正投入使用前,生物反应容器可能通过制造过程、运输或操作受到损坏。因此建议在真正投入使用前对生物反应容器进行完整性测试。为了证明在整个过程实施期间始终保持了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在使用完毕后对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检测也是有意义的。本专利技术范畴内的“生物反应容器”这一概念同样包括生物反应容器以及具有在局部柔性的壁的容器,这种容器例如用于容纳、混合、储存和提供无菌媒介。常见的用于对生物反应容器进行完整性检测的测试方法有压降法、流量测量法和在应用测试气体的情况下进行的痕量气体分析法。所有测试方法的共同点在于,在生物反应容器的内室和容纳生物反应容器的测试装置或生物反应容器的周围环境之间产生了压差。为此,在制造完成后或在使用前和/或后将待检测的生物反应容器布置在用于检测完整性的测试装置中。在此存在的危险是,待检测的生物反应容器在对此所需的操作中受损,从而在本身密封的生物反应容器中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物反应容器和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的方法,该生物反应容器或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检测的改进。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说明。根据一方面的生物反应容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容器,其包括:-至少在局部柔性的壁和-至少一个容器开口,其中,生物反应容器的壁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密封的内层,和其中,生物反应容器的壁具有至少在局部流体渗透的外层。当生物反应容器处于生物反应装置的、用于根据运行而使用的生物反应容器的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中时,能够有利地对生物反应容器在其完整性或密封性方面进行检测。因此有利地避免了对生物反应容器进行其它的操作并且也由此避免了附加的受损风险。生物反应容器包括流体密封的壁,该壁至少在局部是柔性的。在本专利技术范畴内的“生物反应容器”这一概念同样包括生物反应容器以及具有在局部柔性的壁的容器,该容器例如用于容纳、混合、储存和提供无菌媒介。生物反应容器特别地具有由薄膜或由多个薄膜构成的复合物或者说层压物制成的壁。换句话说,即能够将生物反应容器设计为袋子。生物反应容器的容积是可变化的。换句话说,即生物反应的内容积能够随填充而扩大并且随排空而缩小。为了进行填充和排空,生物反应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容器开口。该至少一个容器开口优选地设计为接口或者说连接器,从而使流体导管能够借助于该至少一个接口以简单地方式与生物反应容器相连接。在根据运行的使用中,通过至少一个容器开口中的一个容器开口向生物反应容器中填充原料或者说离析物,并且通过该至少一个容器开口中的一个容器开口排空生成物或者说产物。生物反应容器的填充和排空优选地通过两个不同的容器开口进行,因此,生物反应容器适宜地具有至少两个容器开口。当然,该至少一个容器开口中的每一个容器开口均被流体密封地、特别是无菌地关闭或能关闭的。通过壁的流体密封的内层确保壁相对于流体的密封性。该内层利用内层面与生物反应容器的内容积相接触。换句话说,即在根据运行的使用中,通过有待在生物反应容器中实施的或在其中完成实施的生物的、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反应的离析物或产物来接触内层。因此,生物反应容器的内层优选地由在待实施的反应方面在生物上或化学上具有惰性的材料制成,即内层本身基本上不与离析物或产物发生生物或化学意义上的反应。内层优选地由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制成。进一步优选的是,生物反应容器的至少被内层围绕的内部是可以进行杀菌的,例如借助于高温蒸汽、氧化乙烯气体处理、等离子处理、或伽马射线照射等,以使反应能够在无菌的条件下开始。进一步优选的是,容器开口设计为无菌连接器或与无菌连接器流体地连接,例如通过软管来连接。在使用完毕的状态下,特别是至少生物反应容器的内部是无菌的。进一步优选的是,总的生物反应容器在使用完毕的状态下是完全杀菌的并且是无菌包装的。生物反应容器优选地仅供一次性使用。换句话说,即生物反应容器 是一次性产品。将内层设计为至少在局部柔性的并且优选地设计为完全柔性的。当然也能够将壁的内层设计为在局部是刚性的。特别是在该至少一个容器开口的区域内,可以将壁的内层设计为基本上是刚性的,从而使该至少一个容器开口的形状稳定。生物反应容器的壁包括至少在局部流体渗透的外层。即外层至少在局部是流体渗透的或壁仅在局部包括外层。特别是壁的设计为柔性的区域具有外层。因此,例如壁的刚性区域仅能够设计为内层。也能够可替换地将壁设计为刚性的,但同时却具有外层,该外层不会是流体渗透的。壁的外层在这一范畴内是流体渗透的,即与规定相反地通过内层的裂缝从生物反应容器的内部中溢出的流体也能够穿过外层。换句话说,即外层不具有附加的密封功能。相反地,外层具有的功能是,将内层与生物反应容器的外部的对象以这种方式间隔开,即这种对象基本上不直接地机械性地接触内层,而是仅接触外层,由此也有利地降低了内层的机械载荷。此外不借助于外部的对象也能够密封内层中的裂缝,这是由于外层是流体渗透的。因此,穿过内层从生物反应容器中溢出的流体将会找到一条穿过流体渗透的外层直至外层的某一位置的路径,这一位置不与对象相接触并且流体在那里进入周围环境中。这种对象例如可以是生物反应装置的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用于实施生物反应的生物反应容器能够优选具有约5毫升至约3000升的内容积,优选为约2升、约5升、约10升、约50升、约100升、约250升、约500升或约1000升。在根据运行的使用中,生物反应容器通常填充了水溶液,从而相应地使生物反应容器中的内含物具有约5g至约3000kg的质量。由于生物反应容器的壁通常不能承受通过生物反应容器中的内含物的质量而产生的内部压力,通常将生物反应容器布置在生物反应装置的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中并且固定在其中。在此,生物反应容器的壁至少局部地抵靠在生物反应装置的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的壁上,从而使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支承生物反应容器的壁。生物反应装置的这种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的壁通常设计为由平滑的不锈钢制成,以使其不易受污染并且更易清洁。在将生物反应容器布置在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中后,如果此时实施完整性测试,并且其中利用流体进气冲击生物反应容器的内部以产生相对于周围环境的过压,那么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的壁则可能覆盖可能存在于生物反应容器的壁中的裂缝。然而,由于生物反应容器的壁的外层是流体渗透的,因此有利地是,不存的可能性是,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的平滑的壁由此来密封生物反应容器的壁中的裂缝,即生物反应容器的壁通过生物反应容器的内部存在的压力被挤压向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的壁。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对完整性检测的改进,通过这一改进能够以更高的安全性确定生物反应容器的壁中的裂缝,这是由于避免了在进行完整性测试的期间无意间使裂缝闭合的情况。 进一步有利的是,生物反应容器的完整性检测能够在试验流程或生产流程之前和/或之后“在原位上(in situ)”实施,即能够在将生物反应容器布置在生物反应容器容纳部中时实施,由此有利地取消了对生物反应容器进行的附加操作并且由此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反应容器(1),所述生物反应容器包括:?至少在局部柔性的壁(3);?至少一个容器开口(9a,9b,9c,9d),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容器(1)的所述壁(3)具有流体密封的内层(5),和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容器(1)的所述壁(3)具有至少在局部流体渗透的外层(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30 DE 102011106162.61.一种生物反应容器(I),所述生物反应容器包括: -至少在局部柔性的壁(3); -至少一个容器开口(9a,9b,9c,9d), 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容器(I)的所述壁(3 )具有流体密封的内层(5 ),和 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容器(I)的所述壁(3 )具有至少在局部流体渗透的外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容器(1),其中,流体渗透的所述外层(7)包括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和/或泡沫材料。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反应容器(1),其中,流体渗透的所述外层(7)具有取决于方向的流体渗透性。4.一种生物反应容器(I),所述生物反应容器包括: -至少在局部柔性的壁(3); -至少一个容器开口(9a,9b,9c,9d), 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容器(I)的所述壁(3 )具有流体密封的内层(5 ),和 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容器(I)的所述壁(3)具有至少在局部结构化的外层(J)。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反应容器(1),其中,结构化的所述外层(7)具有深度至少为约200 μ m的凹陷。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物反应容器(I),其中,结构化的所述外层(7)具有宽度最大为约200 μ m的突起。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反应容器(I),其中,结构化的所述外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达尔贝里伊莎贝尔·盖伊拉尔斯·伯切尔斯特凡·奥伯曼赖纳·桑德罗克
申请(专利权)人:赛多利斯史泰迪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