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仁庆专利>正文

流体加热、电加热两用**合机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97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流体加热、电加热两用捏合机锅体用于塑料、电碳等行业加热、搅拌物料的捏合机上。是由主体、流体散热器、电加热器、隔热材料和盖板组成,主体可以用焊接方法制造,也可用成本低、效率高的铸造方法一次成型。(*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塑料、电碳等行业加热、搅拌物料的捏合机上。现在通用的捏合机(也叫混捏锅或加热搅拌机)的锅体有两种,一种是用蒸汽等流体加热,另一种是用电加热,用蒸汽等流体加热的锅体是由内外两层钢板中间夹有加固筋、加固块形成空腔焊接的呈W形状的耐压件,或者把钢板压制成U形然后在外侧用槽钢焊接形成的耐压加热带,这种锅体本身具有蒸汽等流体通过的空腔,焊接工艺要求耐压、无渗漏,难度比较大,制造工艺比较复杂,采用铸造就更困难了。用电加热的锅体是由一层钢板压制焊接成形,在其外壁及周边焊接加强筋,在加强筋之间敷上数块电加热板,再用隔热材料和铁皮包上,这种电加热锅体只能用于电加热,仍然是用钢板压制焊接制成,也不能用于流体加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用电加热又能用流体加热的捏合机锅体,并且这种锅体既可以焊接又可以铸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制造一个主-->体,主体的外壁周边有台沿,中间分布着肋骨状加强筋,在主体底部中央加强筋断开,形成一个通道,再单独焊接一个耐压流体散热器,流体散热器的形状与主体外壁、周边和加强筋所形成的凹陷相对应,呈脊柱肋骨状,靠近肋骨端头用管子连接起来形成进流体通道,在脊柱底部开一个出流体通道,流体散热器的内部是空腔,为了便于与主体固定,流体散热器上可以设计一些固定用的带孔耳子,用螺钉与主体固定,在流体散热器外部包围一层隔热材料,在隔热材料外边包围一层盖板,盖板与主体之间用螺钉紧固,如果采用电加热,制作一个外形与流体散热器形状相同、内部装有通电发热的物质的电加热器,用电加热器取代流体散热器即可。其工作原理是把锅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强度和能够被加热的两大主要功能分解开来,由主体来承担具有一定的形状、强度的功能,由流体散热器或电加热器来承担能够被流体或电来加热的功能,从而使锅体达到即可采用流体加热,又可采用电加热的目的。本技术因主体不要求耐压,所以主体既可以采用焊接方法制造,又可以采用成本低效率高的铸造方法制造,流体散热器形状简单,工作压力0.6MPA以下,-->可以用薄板焊接,而且制造容易,本技术既可以采用流体加热,又可以采用电加热,使制造商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选择范围,冬天可以用锅炉蒸汽加热,夏天锅炉停火可以采用电加热,多机生产可以采用蒸汽加热,单机生产可以采用电加热。另外,由于外层包围一层隔热材料,为合理利用能源,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了条件。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给出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P向局部剖视图流体加热、电加热两用捏合机锅体包括一个主体1,在主体1的外壁、周边和加强筋之间所形成的凹陷中设置一个可以拆卸的流体散热器2,流体散热器2的外形与主体外壁、周边和加强筋之间所形成的凹陷相对应,内部呈空腔,能够承受0.6MPA以上的压力,并设置进流体孔和出流体孔,流体散热器2上设置了一些与主体1固定的带孔耳子,用螺钉与主体固定,在流体散热器2的外部包围一层隔热材料3,在隔热材料3的外壁包围一层盖板4,盖板4与主体1之间用螺钉紧固,如果采用电加热,制作一个外形与流体散热器2的形状相同,-->内部装有通电发热的物质的电加热器,用电加热器取代流体散热器2即可。主体1可以用铸造方法铸出毛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加热、电加热两用捏合机锅体,其特征在于紧贴主体(1)的外壁设置一个可以拆卸的流体散热器(2),在流体散热器(2)的外部包围一层隔热材料(3),在隔热材料(3)的外壁包围一层盖板(4),如果采用电加热,那么就拆下流体散热器(2),换上一个外形与流体散热器(2)的形状相同,内部装有通电发热物质的电加热器即可,主体(1)可以用铸造方法铸出毛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流体加热、电加热两用捏合机锅体,其特征在于紧贴主体(1)的外壁设置一个可以拆卸的流体散热器(2),在流体散热器(2)的外部包围一层隔热材料(3),在隔热材料(3)的外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庆
申请(专利权)人:李仁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