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710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市域铁路需要跨越众多既有道路,要求桥梁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居民区有减低噪音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均为板状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之间设置有钢斜腹杆,组成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的梁高自中支点处向两侧逐渐递减,形成多拱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的横向宽度大于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钢斜腹杆纵向设置四列,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呈“W”型埋入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跨度大、景观效果好、对轨道适应能力较强的桥梁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结构静力及动力特性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结构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
技术介绍
随着市域铁路的不断发展,处在市区的桥梁需要跨越众多既有道路,要求桥梁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居民区有减低噪音的要求,适应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坐寸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以满足市域铁路的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均为板状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之间设置有钢斜腹杆,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和二者之间的钢斜腹杆组成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的梁高自中支点处向两侧逐渐递减,形成多拱形结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的横向宽度大于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 所述钢斜腹杆纵向设置四列,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呈“W”形埋入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埋入处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均设置有突出的腹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上方设置有双车道的承轨台4,承轨台4通过预埋护筒与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固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截面的正应力为三角形分布,外部纤维屈服时,梁中性轴附近的应力还很小,该桥型截面充分适应这种受力特点。上下弦杆采用混凝土,其轴力形成抗力力矩,承受外荷载弯矩;而桁架钢斜腹杆轴力的竖向分力直接承受外荷载剪力,受力十分明确。通过变化桁高,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适应跨径的变化; (2)本桥梁高在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且采用桁架式钢斜腹杆,外形美观、视觉通透性较好,故本桥整体景观效果较好; (3)与传统的钢桁梁相比,本结构用钢量只有钢桁梁的50%-60%,经济效果明显; (4)本结构整体自重较轻,可适应较大的跨越能力; (5)可以方便的适应无砟轨道要求:该结构主梁为混凝土结构,可以方便的适应无砟轨道结构,避免了钢桥铺设无砟轨道的种种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主梁立面示意图; 图2是桥梁中支点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桥梁跨中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1-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2-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3-钢斜腹杆,4-承轨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设置有均为板状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之间设置有钢斜腹杆3,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和二者之间的钢斜腹杆3组成桁架结构。其中,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直接承受列车活载,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上方设置有双车道的承轨台4,承轨台4通过预埋护筒与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固结;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主要承受外荷载弯矩,为满足受力要求设有预应力钢束;钢斜腹杆3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桁架结构的梁高自中支点处向两侧逐渐递减,形成多拱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的横向宽度大于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钢斜腹杆3纵向设置四列,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呈“W”形埋入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埋入处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均设置有突出的腹板。在埋入深度满足的前提下并设置牢固的锚固措施连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采用悬臂施工法自支点向跨中分段施工,先合拢主梁边跨、后合拢主梁中跨,在托架上施工中支点梁段一悬浇其它梁段,在挂篮上预埋钢斜腹杆3,2片腹杆间用临时工字钢进行横向连接定位,浇筑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 —浇筑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 —张拉弦杆钢束—按上述方式依次施工一合拢主梁边跨,张拉合拢钢束一合拢主梁中跨,张拉合拢钢束一桥面系等附属设施的施工一面漆涂装。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泵送入模,分层浇筑,连续进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外贴隔水塑料薄膜,使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后,拆除养生毯,再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保湿养护14d以上。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混凝土养护龄期不小于5天可进行。张拉顺序按施工顺序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张拉完成后,在24小时以内进行管道压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说明书而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均为板状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1),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1)之间设置有钢斜腹杆(3),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1)和二者之间的钢斜腹杆(3)组成桁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均为板状的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1),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和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之间设置有钢斜腹杆(3),预应力混凝土上弦杆(2 )、预应力混凝土下弦杆(I)和二者之间的钢斜腹杆(3 )组成桁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结构的梁高自中支点处向两侧逐渐递减,形成多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预应力空腹式钢-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辉来陈刚许振中朱小康易成罗勇司万胜倪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