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具体涉及一种用用熔融酯交换法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色透明、无味无毒、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由于结构中包含柔性的碳酸酯链和刚性的苯环,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耐蠕变性能、较高的抗张强度、抗弯强度伸长率和刚性,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抗寒性,可以在-10(T140° C内使用,电性能优良,吸水率低,透光性好。目前聚碳酸酯(PC)已成为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包装、信息存储、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聚碳酸酯(PC)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主要是界面缩聚法和熔融酯交换法。界面缩聚法以光气和双酚A钠盐为原料,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但是需要洗涤、脱盐、脱溶剂等繁琐的后处理工序,过程中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三废严重;熔融酯交换法工艺流程简单,仅以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为原料便可直接反应得到聚碳酸酯,且不使用毒性的溶剂二氯甲烷,避免了对环境的危害。虽然该法在原料纯度、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要求严格,但随着化工设备、控制仪表技术的进步,熔融酯交换法取代界面缩聚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固体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反应釜中,两者固体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原料摩尔比为1:1.05,密封后用高纯氮气将系统内的空气置换三次,开启加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预热至130℃,然后开启搅拌加入酯交换催化剂和抗氧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开启油泵抽真空,控制调节阀使体系内压强维持在2000MPa,然后升温至酯交换反应温度170~300℃,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苯酚,系统的真空度会下降,60分钟后苯酚馏出速度减慢;b,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缩聚催化剂混合均匀,控制调节阀使体系内压强维持在100MPa,升高温度至280?300℃,开始进行第二阶段酯交换反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固体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反应釜中,两者固体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原料摩尔比为1:1.05,密封后用高纯氮气将系统内的空气置换三次,开启加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预热至130°C,然后开启搅拌加入酯交换催化剂和抗氧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开启油泵抽真空,控制调节阀使体系内压强维持在2000MPa,然后升温至酯交换反应温度17(T300°C,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苯酚,系统的真空度会下降,60分钟后苯酚馏出速度减慢; b,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缩聚催化剂混合均匀,控制调节阀使体系内压强维持在IOOMPa,升高温度至280-30(TC,开始进行第二阶段酯交换反应,保温反应30-60分钟后停止反应,放料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酯交换催化剂为四丁基氢氧化铵,用量为双酚A摩尔数的5 X 10_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缩聚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用量为双酹A摩尔数的3X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添加量为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总质量的0.n.5%,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添加量为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总质量的0.5~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如,熊长祥,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