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浒苔的无菌化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3777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藻类的无菌化培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浒苔的无菌化培养方法,首先将浒苔幼苗清洗2-3次,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将青霉素G,新霉素及多粘菌素B三种抗生素加入到VSE培养液中,配成抗生素培养液;取上述浒苔幼苗放于抗生素培养液中,培养温度为18-25℃,光照强度为130-150μmol/m2·s,光照周期为12L:12D,充气培养,每隔3-6天更换抗生素培养液,直到发育至成熟藻体为止。本方法是将野外采集的浒苔,在实验室中进行无菌化培养,经过测试,未有杂菌生长,从而大大提高了浒苔后期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改换浒苔培养体系,而且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藻类的无菌化培养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自2008年以来,绿潮已成为我国近海的最主要有害生态现象之一,对沿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绿潮的发生是由于绿潮藻的爆发性增长所导致,其中最主要的绿潮藻种为浒苔。在植物分类学上,浒苔属于绿藻类。虽然它的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但这样的大小已经足以让人们称之为“大型藻类”。近年来,针对浒苔的研究已经成为绿潮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浒苔常生长在潮间带岩石上或石沼中,或泥沙滩的石砾上,有时也可附生在大型海藻的藻体上。这样的生长环境下,浒苔不可避免地与很多杂藻及杂菌存在着 共生关系,因此,从野外采回的浒苔藻样,即使在实验室中培养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达到无菌效果。但是在针对浒苔的研究中,对于藻间相互作用和针对藻体的微观研究,都需要以无菌藻为实验材料,才能确保浒苔研究的可靠性。所以获得无菌藻种对于实验室中浒苔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浒苔的无菌化培养主要采用消毒法、物理法等,但是,消毒法和物理法都需对现有的浒苔培养系统进行多处改换,且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而且也无法达到无菌化。抗生素法,以其除菌的快速有效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浒苔的无菌化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浒苔幼苗清洗2?3次,吸干表面水分;(2)将青霉素G,新霉素及多粘菌素B三种抗生素加入到VSE培养液中,配成抗生素培养液;然后取步骤(1)中的浒苔幼苗放于抗生素培养液中,培养温度为18?25℃,光照强度为130?150μmol/m2·s,光照周期为12L:12D,充气培养,每隔3?6天更换抗生素培养液,直到发育至成熟藻体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浒苔的无菌化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浒苔幼苗清洗2-3次,吸干表面水分; (2)将青霉素G,新霉素及多粘菌素B三种抗生素加入到VSE培养液中,配成抗生素培养液;然后取步骤(1)中的浒苔幼苗放于抗生素培养液中,培养温度为18_25°C,光照强度为130-150 iimol/m2*S,光照周期为12L: 12D,充气培养,每隔3_6天更换抗生素培养液,直到发育至成熟藻体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浒苔的无菌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无菌滤纸片吸干浒苔幼苗表面的多余水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浒苔的无菌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青霉素G,新霉素及多粘菌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洁何培民黄希文陈丽平吴建勇张建伟杨欣欣张林慧吴青刘媛媛黄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