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刺参养殖池内大型海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123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刺参养殖池内大型海藻的方法,包括的步骤:在刺参养殖池内施加无机肥和耐低温有益菌制剂,使池塘单胞藻密度达到50~100万细胞/毫升;当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达到25%,单丝长度达到30厘米,人工捞除池塘内的大型海藻;池塘水温为17~20℃时,放养篮子鱼苗与刺参混养,亩施有益菌制剂3~5毫升;池塘水温达到26~30℃时,人工捞除已衰败接近死亡的大型海藻,篮子鱼每天摄食大型海藻500~600克,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控制在8~10%;当池塘水温为13~14℃时,捕捞收获篮子鱼。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能清除和控制刺参养殖池塘中大型海藻的数量,提高刺参养殖产量和质量,亩可增收三千元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养殖中控制大型海藻的
,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刺参具有医用价值,也是滋补营养佳品,其市场需求量巨大。在刺参养殖的过程中,春夏季节刺参养殖池塘中会滋生大量、多种大型海藻。大型海藻主要有浒苔、刚毛藻、水绵、石莼等,以浒苔、刚毛藻和水绵的危害最为严重;浒苔适宜生长水温为12~25°C,繁殖速度快,个体小的刺参进入繁生的浒苔藻丛中,会被闷死。浒苔衰败后沉在池底,盖在刺参上,能闷死刺参,并且会严重败坏池底环境及水质,使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急剧升高,引起刺参中毒、化皮、肿嘴、不下滩、不摄食等病症,造成刺参大量死亡。刚毛藻适宜生长水温15~30°C,生长时间长、高温期不死亡,药物杀灭困难,衰败和死亡后可诱发刺参多种疾病。水绵适宜生长水温15~25°C,象大棉花团一样,一团一团的生长,繁殖旺盛时会呈团状上浮到养殖池塘水面,衰败和死亡后可诱发刺参多种疾病。上述大型海藻是刺参的敌害生物。每年春季水温上升,池塘内的大型海藻会快速繁殖,消耗池水中的营养盐、氧气,大型海藻能覆盖、缠绕、闷死刺参。海藻腐烂时产生毒素,使养殖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刺参养殖池内大型海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春季,4月上中旬,当池塘水温达到5~7℃时,在刺参养殖池内施加无机肥进行肥水,亩施无机肥5~7克,使池塘单胞藻密度达到50万细胞/毫升;(2)5月上旬,当池塘水温升高到10~15℃时,亩施无机肥5~7克、耐低温有益菌制剂3~5毫升,池塘内单胞藻的密度达到50~100万细胞/毫升;(3)当池塘内的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达到25%,单丝长度达到30厘米,人工捞除池塘内的大型海藻,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控制在8~10%,单丝长度10厘米;(4)5月中下旬,当池塘水温为17~20℃时,池塘内放养篮子鱼苗与刺参混养,每亩放入篮子鱼苗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刺参养殖池内大型海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春季,4月上中旬,当池塘水温达到5~7°C时,在刺参养殖池内施加无机肥进行肥水,亩施无机肥5~7克,使池塘单胞藻密度达到50万细胞/毫升;(2)5月上旬,当池塘水温升高到10~15°C时,亩施无机肥5~7克、耐低温有益菌制剂3~5毫升,池塘内单胞藻的密度达到50~100万细胞/毫升;(3)当池塘内的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达到25%,单丝长度达到30厘米,人工捞除池塘内的大型海藻,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控制在8~10%,单丝长度10厘米;(4)5月中下旬,当池塘水温为17~20°C时,池塘内放养篮子鱼苗与刺参混养,每亩放入篮子鱼苗100~500尾,同时亩施有益菌制剂3~5毫升,篮子鱼苗摄食大型海藻,大型海藻覆盖池底面积控制在8~10% ;(5)6月~8月,当池塘水温达到26~30°C时,人工捞除生长的刚毛藻和已衰败接近死亡的浒苔、水绵;篮子鱼生长达到80~120克,每天摄食大型海藻400~500克,大型海藻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王世党苏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