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3659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装置包括卡口组件、千斤顶、顶板和拉力臂;卡口组件由对称的一对含有弧形卡口的牵引模具组成,它们相互对应配合时,两侧沿结合面的延长线上设有对应的模具牵引柱,模具牵引柱接触中的重叠面为卡口组件牵引柱;顶板两侧也设有对应的牵引柱;拉力臂两端设有牵引定位孔,牵引定位孔分别与顶板牵引柱和卡口组件牵引柱对接;牵引模具中的弧形卡口对接后,卡口组件中心呈圆形孔,圆形孔的孔径大于轴的直径。应用中:卡口组件抵于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一端壁,顶板位于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另一端,卡口组件和顶板上的牵引柱通过一对拉力臂连接,千斤顶位于轴端与顶板之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拆卸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越来越多的取代了手工劳动,而联轴器和轴承等轴上过盈配合零部件在机械化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检修、更换。尤其是轴承等易损件,更是经常的拆卸与安装。市场上急需一种通用性好的轴上过盈配合零部件拆卸装置。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所使用的轴上过盈配合零部件拆卸装置价格高昂,且使用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各厂家所采取的拆卸方法多为使用加热、破坏性拆除或者压力机加压等方法,这些方法成本高,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轴及轴上零部件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轴上过盈配合零部件拆卸装置价格高昂且通用性差,导致大部分厂家仍然采用一些风险较大的方法进行拆卸,很容易对零部件造成损伤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口组件、千斤顶、顶板和位于两侧的一对拉力臂,卡口组件和顶板两侧通过同侧的拉力臂连接;所述的卡口组件是由对称的一对含有弧形卡口的牵引模具组成,牵引模具中弧形卡口相互对应配合时,两侧沿结合面的延长线上设有对应的模具牵引柱,模具牵引柱接触中的重叠面为卡口组件牵引柱;顶板两侧也设有对应的牵引柱;拉力臂两端均设有牵引定位孔,一端牵引定位孔与顶板牵引柱对接,另一端牵引定位孔与卡口组件牵引柱对接;牵引模具中的弧形卡口对接后,卡口组件中心呈圆形孔,圆形孔的孔径大于轴的直径。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卡口组件牵引柱与顶板上牵引柱的截面相同。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卡口组件牵引和顶板牵引柱的截面均为矩形,拉力臂两端设有匹配的牵引定位孔,所述的牵引定位孔上配有定位紧固螺丝。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千斤顶的底座与顶板固为一体,拉力臂上还设有吊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卡口组件是一对含有对称的弧形卡口的牵引模具组成,其中的弧形卡口对接后,卡口组件中心圆形孔的孔径大于轴的直径,使用时只要轴径在卡口组件孔径的范围内,都能利用本技术对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实施拆卸。由于卡口组件抵于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一侧壁是:将卡口组件中两牵引模具置于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一侧,使它们沿径向相对运动抵于轴上后定位,再沿轴向移动卡口组件的侧壁抵于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侧壁,卡口组件与过盈配合连接部件之间的作用力点为轴心的对称点,它们的相位差为180度,拆卸过程中受力均衡。由牵引定位孔上配有定位紧固螺丝,使卡口组件牵引和顶板牵引柱定位准确,且不会在拆卸过程中发生位移,改变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着力点。由于千斤顶的底座与顶板固为一体,拉力臂上还设有吊耳,拆卸前可以将拉力臂、千斤顶和顶板作为整体,利用行车或叉车将它们吊运到合适的工位。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一种牵引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对牵引模具的弧形卡口对接后形成卡口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使用中调节卡口组件拆卸轴径的示意图。图中:1、顶板;2、定位紧固螺丝;3、吊耳;4、拉力臂;5、卡口组件;6、千斤顶;7、轴;8、过盈配合连接部件-联轴节;9、牵引模具。【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图4可见,本技术包括卡口、一对拉力臂4、千斤顶6和顶板1,所述的卡口采用卡口组件5,它是由一对含有对称的弧形卡口的牵引模具9组成,卡口组件5和顶板I之间通过一对拉力臂4连接,牵引模具9的弧形卡口相互配合时,两侧沿结合面的延长线上设有对应的模具牵引柱,模具牵引柱接触后,重叠面形成卡口组件牵引柱;顶板I两侧也设有对应的牵引柱;拉力臂4两端设有牵引定位孔,一端牵引定位孔与顶板牵引柱对接,另一端牵引定位孔与卡口组件牵引柱对接;牵引模具中的弧形卡口对接后,卡口组件5中心呈圆形孔,圆形孔的孔径大于轴7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口组件5牵引柱与顶板I上牵引柱的截面相同,均为矩形,拉力,4两端设有匹配的牵引定位孔,所述的牵引定位孔上配有定位紧固螺丝2。所述的千斤顶6的底座与顶板I固为一体,拉力臂4上还设有吊耳3。由图5可见,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卡口组件5抵于轴7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8 (本实施例中为联轴节)的一端壁,顶板I位于轴7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8另一端,卡口组件5和顶板I上的牵引柱通过一对拉力臂4连接,千斤顶6位于轴7端与顶板I之间;顶板I将千斤顶6的顶力转化为对卡口组件5的拉力,使过盈配合连接部件8与轴7分离。由图6可见:卡口组件5抵于轴7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一端壁是指:首先将卡口组件5中两牵引模具置于过盈配合连接部件8的一端,使对应相互配合后再沿径向相对运动,使弧形卡口错位,当两牵引模具9中错位的弧形卡口内壁分别抵于轴7时,通过拉力臂4的牵引定位孔对卡口组件5牵引柱定位,再沿轴向移动卡口组件5的侧壁抵于轴7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8的端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口组件、千斤顶、顶板和位于两侧的一对拉力臂,卡口组件和顶板两侧通过同侧的拉力臂连接;所述的卡口组件是由对称的一对含有弧形卡口的牵引模具组成,牵引模具中弧形卡口相互对应配合时,两侧沿结合面的延长线上设有对应的模具牵引柱,模具牵引柱接触中的重叠面为卡口组件牵引柱;顶板两侧也设有对应的牵引柱;拉力臂两端均设有牵引定位孔,一端牵引定位孔与顶板牵引柱对接,另一端牵引定位孔与卡口组件牵引柱对接;牵引模具中的弧形卡口对应对接后,卡口组件中心呈圆形孔,圆形孔的孔径大于轴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拆卸轴上过盈配合连接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口组件、千斤顶、顶板和位于两侧的一对拉力臂,卡口组件和顶板两侧通过同侧的拉力臂连接;所述的卡口组件是由对称的一对含有弧形卡口的牵引模具组成,牵引模具中弧形卡口相互对应配合时,两侧沿结合面的延长线上设有对应的模具牵引柱,模具牵引柱接触中的重叠面为卡口组件牵引柱;顶板两侧也设有对应的牵引柱;拉力臂两端均设有牵引定位孔,一端牵引定位孔与顶板牵引柱对接,另一端牵引定位孔与卡口组件牵引柱对接;牵引模具中的弧形卡口对应对接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超赵文瑜夏志民王德海王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