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每个组合件包括第一套筒和螺栓;第一套筒的一端具有端面,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卡装环槽铆钉的卡位口;螺栓包括螺栓杆和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夹设的螺栓头,螺栓杆安装于第一套筒远离端面的一端;测试时,两个组合件第一套筒的端面相对而设,环槽铆钉穿设于的两个第一套筒的卡位口中。上述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每个组合件由第一套筒和螺栓组装而成,因此,在试验时不会产生剪应力;螺栓上具有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卡设于螺栓头上,可以完全定位固定,因此,在试验时,试验机夹持部不会和组合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保证了试验精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
本技术属于拉脱力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
技术介绍
环槽铆钉两端均为光滑的圆头,试验机具无法直接夹住两端进行拉托力试验。目前常用的环槽铆钉拉脱力试验工具是用钢板组合而成的一种平板式拉脱工具。该工具包括上、下平板,上、下平板分别开设有上、下卡位孔,环槽铆钉的中部穿设于上、下卡位孔中,其两端卡设于上、下平板上。上、下平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焊接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上、下夹板,在试验时,试验机的夹设部分别夹住上、下夹板往相反的方向施加拉力,进行拉脱力试验。由于上、下夹板外侧均为光滑的平面,没有卡位点,因此,在拉脱力试验时,试验机的夹持部与上、下夹板之间会有微小的相对滑动,影响试验精度。而且由于焊接变形产生的误差,上、下夹板在焊接固定后不完全对称,导致在试验时会产生剪应力,影响试验结果。再者,该试验工具较为笨重,搬运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与试验机夹部产生相对滑动、且不会产生剪应力的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每个组合件包括第一套筒和螺栓;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具有端面,所述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卡装环槽铆钉的卡位口 ;所述螺栓包括螺栓杆和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夹设的螺栓头,所述螺栓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端面的一端;测试时,所述两个组合件第一套筒的端面相对而设,环槽铆钉穿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套筒的卡位口中。进一步地,每个组合件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螺栓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端面的一端。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套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每个第二套筒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栓杆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每个组合件的第一套筒和螺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卡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中心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每个组合件由第一套筒和螺栓组装而成,因此,在试验时不会产生剪应力;螺栓上具有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卡设于螺栓头上,可以完全定位固定,因此,在试验时,试验机夹持部不会和组合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保证了试验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中两个组合件的第一套筒和环槽铆钉的组装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中两个组合件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环槽铆钉的组装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中两个组合件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螺栓和环槽铆钉的组装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在拉脱力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1,每个组合件I包括第一套筒100和螺栓300。第一套筒100的一端具有端面110,端面110上开设有用于卡装环槽铆钉2的卡位口 111。螺栓300包括螺栓杆320和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图中未示出)夹设的螺栓头310,螺栓杆320安装于第一套筒100远离端面110的一端。测试时,两个组合件I的第一套筒100的端面110相对而设,环槽铆钉2穿设于两个第一套筒100端面110上的卡位口 111中。本实施例中,每个组合件I还包括有第二套筒200,螺栓杆320通过第二套筒200安装于第一套筒上,具体地,螺栓杆320插置于第二套筒200的一端,第二套筒200的另一端插置于第一套筒100远离端面110的一端。应当注意,每个组合件I中增加第二套筒200只是为了提高受力强度,螺栓杆320也可以直接安装于第一套筒100上。本实施例中,卡位孔111位于第一套筒100的中心处,第一套筒100、第二套筒200和螺栓300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该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的所有零件均在机床加工完成。具体地,每个组合件I的第一套筒1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1,第二套筒20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01上。每个组合件I的第二套筒200远离第一套筒100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201,螺栓杆320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01中。第一安装孔101内壁设有内螺纹1011,第二套筒200外壁设有与内螺纹1011配合的外螺纹202,通过内、外螺纹1011、202配合的方式将第二套筒20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01上。第二安装孔201内壁设有内螺纹2011,螺栓杆320外壁设有与内螺纹2011配合的外螺纹321,通过内、外螺纹2011、321配合的方式将螺栓杆320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01上。如图8至图11所示,在试验时,先对称设置两个组合件I的第一套筒100 (如图8所示),使其端面110相对而设,环槽铆钉2穿设于两个组合件I的卡位孔111上,使用环槽铆钉枪将环槽铆钉2紧固;接着,将两个组合件I的第二套筒20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01上(如图9所示);然后,将两个组合件I的螺栓300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01上(如图10所示)。组装完成后,试验机的两个夹持部分别夹住两个组合件I的螺栓头310,往相反方向施加拉脱力,直至将环槽铆钉2拉断(如图11所示)。上述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1,每个组合件I由第一套筒100和螺栓300组装而成,因此,在试验时不会产生剪应力;螺栓300上具有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卡设于螺栓头310上,可以完全定位固定,因此,在试验时,试验机夹持部不会和组合件I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保证了试验精度。再者,由第一套筒100和螺栓300组装而成的组合件I结构简单,便于搬运。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每个组合件包括第一套筒和螺栓;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具有端面,所述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卡装环槽铆钉的卡位口;所述螺栓包括螺栓杆和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夹设的螺栓头,所述螺栓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端面的一端;测试时,所述两个组合件第一套筒的端面相对而设,环槽铆钉穿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套筒的卡位口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组合件,每个组合件包括第一套筒和螺栓;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具有端面,所述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卡装环槽铆钉的卡位口 ;所述螺栓包括螺栓杆和可供试验机夹持部夹设的螺栓头,所述螺栓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端面的一端;测试时,所述两个组合件第一套筒的端面相对而设,环槽铆钉穿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套筒的卡位口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组合件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螺栓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端面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套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党保卫,潘剑锋,尹昌洪,黄河浪,甘宁,曹璐,王达,郭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