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式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0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导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循环式滑块。它解决了现有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本内循环式滑块包括具有两个内循环滚道的滑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本体包括基座和分别设置在基座两端的返向器,在基座上设有位于其底部的导轨槽和两个均沿其长度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导轨槽两侧的通孔,在导轨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负荷轨槽,在每个返向器上设有能分别将相邻的通孔与负荷轨槽之间连通的返向通道,所述的基座和返向器之间设有能分别使所述的通孔与返向通道、负荷轨槽与返向通道之间准确对接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提高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组装效率,另外,可确保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滚道准确对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式滑块
本技术属于导轨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循环式滑块。
技术介绍
普通的直线导轨副是由导轨、滑块、返向件、钢球等组成,返向件通过螺钉紧固在滑块两端,然后装上钢球与导轨配套使用,微型直线导轨副由于其精细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检测仪器、机械手臂、夹治具等范畴上,高精度、高刚性、轻量化、低噪音等性能要求行业上越来越倍受看重,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滑块[申请号:200320110853.8],包括一块板体,板体的一侧板面上至少设置两组以上的滚轮,每组滚轮至少包括两个滚轮,滚轮的外部回转面轮廓与导轨的轮廓相符,两者构成滚动配合。此外,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线性运动导向装置[申请号:01136282.0],其由轨道、滑块以及转动体构成,其轨道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设置有第I轨道沟,该滑块跨架于所述轨道之上进行相对运动且具有与所述第I轨道沟对向设置的第2轨道沟,该转动体,在一无限循环路线中移动。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轨与滑块之间的精度,但是,这种两种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设计不合理,滑块的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滚道对接不准确,导致滚珠行走在基座与返向器之间连接点处时,容易停滞,从而降低稳定性,其次,组装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使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滚动准确对接和能提高安装效率的内循环式滑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内循环式滑块包括具有两个内循环滚道的滑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本体包括基座和分别设置在基座两端的返向器,在基座上设有位于其底部的导轨槽和两个均沿其长度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导轨槽两侧的通孔,在导轨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负荷轨槽,在每个返向器上设有能分别将相邻的通孔与负荷轨槽之间连通的返向通道,所述的基座和返向器之间设有能分别使所述的通孔与返向通道、负荷轨槽与返向通道之间准确对接的定位结构。显然,本技术设计更合理,可提高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组装效率,另外,可确保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滚道准确对接,无形中提高了滚珠在内循环滚道中滚动时的顺畅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上述的内循环式滑块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且分别位于每个通孔两端的定位孔,在每个返向器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定位孔一一对应且与返向通道连通的导向套。在上述的内循环式滑块中,所述的返向器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返向体和第二返向体,所述的第一返向体和第二返向体之间形成上述的返向通道。在上述的内循环式滑块中,所述的导向套包括设置在第一返向体上的第一半圆体和设置在第二返向体上的第二半圆体,所述的第二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相互扣合形成所述的导向套。在上述的内循环式滑块中,所述的第一返向体与第一半圆体连为一体式;所述的第二返向体与第二半圆体连为一体式。该结构容易制造,而且结构强度高。在上述的内循环式滑块中,所述的定位孔的孔径大于通孔的孔径。在上述的内循环式滑块中,所述的基座与返向器之间通过可拆结构相连。可拆结构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作进一步的赘述。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可提高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组装效率,另外,可确保基座与返向器之间的滚道准确对接,无形中提高了滚珠在内循环滚道中滚动时的顺畅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返向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滑块本体1、基座2、导轨槽21、负荷轨槽2la、通孔22、定位孔23、返向器3、第一返向体3a、第二返向体3b、返向通道31、导向套32、第一半圆体32a、第二半圆体32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内循环式滑块包括具有两个内循环滚道的滑块本体1,该滑块本体I包括基座2和分别设置在基座2两端的返向器3,基座2与返向器3之间通过可拆结构相连,可拆结构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就不作进一步的赘述,在基座2上设有位于其底部的导轨槽21和两个均沿其长度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导轨槽21两侧的通孔22,在导轨槽21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负荷轨槽21a,在每个返向器3上设有能分别将相邻的通孔22与负荷轨槽21a之间连通的返向通道31,所述的基座2和返向器3之间设有能分别使所述的通孔22与返向通道31、负荷轨槽21a与返向通道31之间准确对接的定位结构。显然,本实施例设计更合理,可提高基座2与返向器3之间的组装效率,另外,可确保基座2与返向器3之间的滚道准确对接,无形中提高了滚珠在内循环滚道中滚动时的顺畅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座2上且分别位于每个通孔22两端的定位孔23,该定位孔23的孔径大于通孔22的孔径,在每个返向器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定位孔23 —一对应且与返向通道31连通的导向套32。另外,上述的返向器3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返向体3a和第二返向体3b,所述的第一返向体3a和第二返向体3b之间形成上述的返向通道31。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套32包括设置在第一返向体3a上的第一半圆体32a和设置在第二返向体3b上的第二半圆体32b,所述的第二半圆体32b和第二半圆体32b相互扣合形成所述的导向套32。其次,这里的第一返向体3a与第一半圆体32a连为一体式;所述的第二返向体3b与第二半圆体32b连为一体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滑块本体1、基座2、导轨槽21、负荷轨槽21a、通孔22、定位孔23、返向器3、第一返向体3a、第二返向体3b、返向通道31、导向套32、第一半圆体32a、第二半圆体32b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式滑块,包括具有两个内循环滚道的滑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本体(1)包括基座(2)和分别设置在基座(2)两端的返向器(3),在基座(2)上设有位于其底部的导轨槽(21)和两个均沿其长度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导轨槽(21)两侧的通孔(22),在导轨槽(21)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负荷轨槽(21a),在每个返向器(3)上设有能分别将相邻的通孔(22)与负荷轨槽(21a)之间连通的返向通道(31),所述的基座(2)和返向器(3)之间设有能分别使所述的通孔(22)与返向通道(31)、负荷轨槽(21a)与返向通道(31)之间准确对接的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滑块,包括具有两个内循环滚道的滑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本体(I)包括基座(2)和分别设置在基座(2)两端的返向器(3),在基座(2)上设有位于其底部的导轨槽(21)和两个均沿其长度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导轨槽(21)两侧的通孔(22),在导轨槽(21)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负荷轨槽(21a),在每个返向器(3)上设有能分别将相邻的通孔(22)与负荷轨槽(21a)之间连通的返向通道(31),所述的基座(2)和返向器(3)之间设有能分别使所述的通孔(22)与返向通道(31)、负荷轨槽(21a)与返向通道(31)之间准确对接的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座(2)上且分别位于每个通孔(22)两端的定位孔(23),在每个返向器(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定位孔(23)—一对应且与返向通道(31)连通的导向套(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义陈权孟李旭海胡金华李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思特亿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