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805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包括型钢腹板、拉筋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梁上的腰筋和箍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有通孔的连接板;连接板的边缘与型钢腹板之间采用双面贴角焊的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拉筋的第一端为90°的弯钩,第二端为135°的弯钩;所述拉筋的第一端挂于连接板的通孔;所述拉筋的第二端钩挂在箍筋与腰筋的交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拉筋连接板,拉筋直接钩挂在连接板上,保证施工质量,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且经济适用;此外,连接板还能充当剪切键作用有效增加型钢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具体涉及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技术。
技术介绍
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把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中的一种结构型式,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型钢以其固有的强度和延性,以及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协同工作使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超高强建筑结构体系中。型钢钢筋混凝土梁拉筋连接传统方法是采用在型钢腹板上按拉筋连接位置预先钻孔后再安装拉筋,或在施工现场直接把拉筋与型钢腹板进行焊接连接,该两种方法都会削弱型钢腹板的受力性能,施工质量难于保证、而且施工难度大、工效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型钢钢筋混凝土梁拉筋连接的技术,不削弱型钢的受力性能,降低施工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包括型钢腹板、拉筋、固定在混凝土梁上的腰筋和箍筋、开有通孔的连接板;连接板的边缘与型钢腹板之间采用双面贴角焊的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拉筋的第一端为90°的弯钩,第二端为135°的弯钩;所述拉筋的第一端挂于连接板的通孔;所述拉筋的第二端钩挂在箍筋与腰筋的交接处。优选地,连接板与型钢腹板之间的焊缝为4-6毫米。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为45-55毫米,宽度为45-55毫米,厚度为6_12毫米。本技术的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拉筋连接板,拉筋直接钩挂在连接板上,保证了施工质量,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操作简便,提高工效,经济适用;此外,连接板还能充当剪切键作用有效增加型钢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的型钢腹板与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的拉筋结构示意图。其中,1、型钢腹板;11、焊缝;2、拉筋;21、第一端;22、第二端;23、拉筋本体;3、混凝土梁;4、连接板;4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包括型钢腹板1、拉筋2、固定在混凝土梁3上的腰筋和箍筋、开有通孔41的连接板4 ;连接板4的边缘与型钢腹板I之间采用双面贴角焊的焊接方式连接,连接板4与型钢腹板I之间的焊缝11为4-6毫米,如图2所示。所述拉筋2的第一端21为90°的弯钩,第二端22为135°的弯钩,其中,弯钩的角度是指在加工时把原本是呈直线的拉筋2弯成最终形状时其端部所弯转的角度,例如把第一端21制成90°的弯钩,则第一端21与拉筋2中间部分的夹角A为余角90°,把第二端22制成135°的弯钩,则第二端22与拉筋2中间部分的夹角B为余角45°,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90°、135°均是指大致情况,实际实施中在存在施工误差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拉筋2的第一端21挂于连接板4的通孔41 ;所述拉筋2的第二端22钩挂在箍筋与腰筋的交接处。其中,连接板4的长度为45-55毫米,宽度为45-55毫米,厚度为6-12毫米。施工过程:为保证质量和精度,连接板4由型钢加工单位在工厂进行加工制作和焊接,连接板具体尺寸、开孔大小和焊缝长度由设计人员计算确定,连接板4采用双面贴角焊与型钢腹板I进行焊接。拉筋2按设计要求下料,可在施工现场或工厂加工制作,拉筋2加工成一端为135°弯钩(即第二端22),另一端为90°弯钩(即第一端21)。在型钢钢筋混凝土梁拉筋连接过程中,先将拉筋2的第二端22钩挂于箍筋与腰筋的交接处,再将第一端21直接插入连接板4的通孔4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包括型钢腹板、拉筋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梁上的腰筋和箍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有通孔的连接板;连接板的边缘与型钢腹板之间采用双面贴角焊的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拉筋的第一端为90°的弯钩,第二端为135°的弯钩;所述拉筋的第一端挂于连接板的通孔;所述拉筋的第二端钩挂在箍筋与腰筋的交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拉筋连接结构,包括型钢腹板、拉筋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梁上的腰筋和箍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有通孔的连接板;连接板的边缘与型钢腹板之间采用双面贴角焊的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拉筋的第一端为90°的弯钩,第二端为135°的弯钩;所述拉筋的第一端挂于连接板的通孔;所述拉筋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友温喜廉王立衡黄建威劳国杰吴赞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