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615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该装置的拨叉板与付舵叶进行相连;竖轴上衬套安装在竖轴上套筒内,竖轴下衬套安装在竖轴下套筒内;竖轴安装在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内,套筒上支撑板、套筒下支撑板与船体焊接连接,竖轴上套筒与套筒上支撑板焊接连接;竖轴下套筒与套筒下支撑板焊接连接;所述竖轴上套筒上端安装竖轴套筒上封板;竖轴下套筒下端安装轴套筒下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减少付舵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矩,有效地减少舵机的工作扭矩,节省能耗;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由于采用了拨叉式的传动装置,使竖轴位置的自由度增加;适用于各类襟翼舵的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适用于襟翼舵的各类船舶;可有效地降低一导杆式传动装置的摩擦力,属于机电一体化械设备

技术介绍
船用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组成,两者用通过铰链进行连接。以往的襟翼舵传动多数采用导杆传动方式,即副舵在围绕铰链传动的同时也围绕十字头转动,从而使副舵相对与主舵又转动一个角度。具体的零件组成为导杆座7、导杆6和十字头套筒8、螺母9等组成。导杆6根部为锥体,用螺母9与十字头套筒8相连接,导杆座7焊接在付舵上端。导杆6绕十字头套筒8旋转外,同时还在导杆座7内滑动,从而保证在主舵转动时,副舵与主舵形成夹角(见图1)。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可效地降低导杆式传动装置的摩擦力,降低转动舵叶的襟翼舵的扭矩,减少不锈钢(导杆)的使用数量,并可节省制造成本。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包括拨叉板、耐磨滑块、竖轴、竖轴上套筒、竖轴上衬套、竖轴下套筒、竖轴套筒上封板、竖轴下衬套、竖轴套筒下封板、套筒上支撑板及套筒下支撑板;拨叉板通过焊接与付舵叶进行相连,耐磨滑块与拨叉板进行固定连接;竖轴上衬套连接安装在竖轴上套筒内,竖轴下衬套连接安装在竖轴下套筒内;竖轴安装在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内,竖轴可以在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内进行转动;竖轴安装在拨叉板上的两块耐磨滑块之间,竖轴可以在耐磨滑板之间相对滑动;套筒上支撑板、套筒下支撑板与船体焊接连接,竖轴上套筒与套筒上支撑板焊接连接;竖轴下套筒与套筒下支撑板焊接连接;所述竖轴上套筒上端安装竖轴套筒上封板;竖轴下套筒下端安装轴套筒下封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轴与竖轴上衬套、竖轴下衬套两者之间设有间隙;单边间隙为0.7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轴与耐磨滑板之间设有间隙,单边间隙为0.75mm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叉板上设有T型槽。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摩擦副相对其他形式的襟翼舵传动装置大大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少付舵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矩,有效地减少舵机的工作扭矩,节省能耗。2、本技术为变转角比的传动方式,在舵叶小舵角转动时,付舵的相对于主舵的转角比较大,在舵叶大舵角转动时,付舵的相对与主舵的转角比较小,该传动方式适合与船舶航行对传动装置的需要。3、本技术取消了常规的导杆,降低了不锈钢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4、本技术采用了拨叉式的传动装置,使竖轴位置的自由度增加,从而降低了安装的要求,现场安装工艺性较好。本技术设计精巧,制造成本较低,现场安装工艺性较强,适用于各类襟翼舵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中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使用状态示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k_k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2-图4所示,包括拨叉板1、耐磨滑块2、竖轴3、竖轴上套筒4、竖轴上衬套5、竖轴套筒上封板10、竖轴下套筒11、竖轴下衬套12、竖轴套筒下封板13、套筒上支撑板14、套筒下支撑板15。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由拨叉板I通过焊接与付舵叶进行相连,耐磨滑块2通过拨叉板I上的T型槽与拨叉板I进行固定连接;竖轴上衬套5、竖轴下衬套12通过过盈连接安装在竖轴上套筒4、竖轴下套筒11内;竖轴3安装在竖轴上衬套5、竖轴下衬套12内,并且两者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单边间隙约0.75mm,竖轴3可以在竖轴上衬套5、竖轴下衬套内12进行转动;竖轴3安装在拨叉板I上的两块耐磨滑块2之间,并且竖轴3与耐磨滑板2之间设有间隙,单边间隙约0.75mm,竖轴3可以在耐磨滑板2之间相对滑动。套筒上支撑板14、套筒下支撑板15与船体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竖轴上套筒4与套筒上支撑板14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竖轴下套筒11与套筒下支撑板15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所述竖轴上套筒4上端安装竖轴套筒上封板10 ;竖轴下套筒11下端安装轴套筒下封板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主舵叶进行转动时角度α时,带动主舵上的铰链耳板进行转动,付舵上的铰链耳板通过铰链相连接,所以付舵也转动了角度α ;同时由于拨叉板焊接在付舵叶上,故拨叉板也转动了角度α,但是由于拨叉板上耐磨滑块之间的竖轴存在,并且竖轴的位置与舵叶转动中心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拨叉板同时又围绕着竖轴转动角度β,这样付舵相对于舵叶起始位置转动了角度α+β,从而改变了襟翼舵舵叶的拱度,从而提高了襟翼舵的升力,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拨叉板(1)、耐磨滑块(2)、竖轴(3)、竖轴上套筒(4)、竖轴上衬套(5)、竖轴套筒上封板(10)、竖轴下套筒(11)、竖轴下衬套(12)、竖轴套筒下封板(13)、套筒上支撑板(14)及套筒下支撑板(15);所述拨叉板(1)通过焊接与付舵叶相连,所述耐磨滑块(2)与拨叉板(1)固定连接;竖轴上衬套(5)安装在竖轴上套筒(4)内,竖轴下衬套(12)安装在竖轴下套筒(11)内;所述竖轴(3)安装在竖轴上衬套(5)及竖轴下衬套(12)内,竖轴(3)能在竖轴上衬套(5)及竖轴下衬套(12)内进行转动;并能在拨叉板(1)上的两块耐磨滑块(2)之间相对滑动;套筒上支撑板(14)、套筒下支撑板(15)与船体进行焊接连接,竖轴上套筒(4)与套筒上支撑板(14)进行焊接连接;竖轴下套筒(11)与套筒下支撑板(15)进行焊接连接;所述竖轴上套筒(4)上端安装竖轴套筒上封板(10);竖轴下套筒(11)下端安装轴套筒下封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叉式襟翼舵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拨叉板(I)、耐磨滑块(2)、竖轴(3)、竖轴上套筒(4)、竖轴上衬套(5)、竖轴套筒上封板(10)、竖轴下套筒(11)、竖轴下衬套(12)、竖轴套筒下封板(13)、套筒上支撑板(14)及套筒下支撑板(15);所述拨叉板(I)通过焊接与付舵叶相连,所述耐磨滑块(2)与拨叉板(I)固定连接;竖轴上衬套(5)安装在竖轴上套筒(4)内,竖轴下衬套(12)安装在竖轴下套筒(11)内;所述竖轴(3)安装在竖轴上衬套(5)及竖轴下衬套(12)内,竖轴(3)能在竖轴上衬套(5)及竖轴下衬套(12)内进行转动;并能在拨叉板(I)上的两块耐磨滑块(2)之间相对滑动;套筒上支撑板(14)、套筒下支撑板(15)与船体进行焊接连接,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勇荣樊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