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构成用于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PEFC)的气体扩散层(GDL)的微细多孔质层(MPL)的微细多孔质层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与例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或熔化碳酸盐燃料电池等其它类型的燃料电池相比,使用质子传导率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在低温下动作。因此,也期待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作为汽车等移动体用的动力源,也开始其的实用化。用于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电极一般由电极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构成。电极催化剂层含有由与高分子电解质膜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电解质)覆盖的催化剂担载碳微粒子。而且,气体扩散层具有向催化剂层供给反应气体并且对产生于催化剂层的电荷进行集电的作用。而且,通过以对向的状态使这种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剂层一侧与高分子电解质膜接合,形成膜电极接合体(MEA)。通过将多个这种膜电极接合体经由具备气体流路的隔板层叠,构成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在这种用于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中,公知有在气体扩散层的催化剂层侧将以碳材料等的导电性物质为主体的微细多孔质层设为中间层所具备的结构。该中间层为了降低气体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用微细多孔质层片材,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气体扩散层基材上层叠至少两层且含有碳材料及粘合剂的微细多孔质层,位于所述气体扩散层基材侧的第一层的微细多孔质层中的粘合剂含量比所述微细多孔质层中的除所述第一层以外的残留部层的粘合剂含量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17 JP 2011-135078;2012.04.19 JP 2012-09551.一种燃料电池用微细多孔质层片材,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气体扩散层基材上层叠至少两层且含有碳材料及粘合剂的微细多孔质层, 位于所述气体扩散层基材侧的第一层的微细多孔质层中的粘合剂含量比所述微细多孔质层中的除所述第一层以外的残留部层的粘合剂含量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微细多孔质层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材料包含具有5 μ m?50 μ m的平均平面直径的大径鳞片状石墨和具有不足5 μ m的平均平面直径的小径鳞片状石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微细多孔质层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材料含有鳞片状石墨、碳黑及粒状石墨的至少一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微细多孔质层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鳞片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田茂昌,奥山阳三,儿玉一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