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157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即使在历经多个循环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兼顾防止活塞温度的过上升、和防止内燃机的各种性能伴随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的实施而恶化。具备取得内燃机(10)的缸内压力P的缸内压传感器(34)。在使用缸内压传感器(34)检测出连续的早燃的情况下,使得:在早燃时Pmax较低的情况下,与早燃时Pmax较高的情况相比,难以执行早燃连发抑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内燃机的燃烧控制装置。该以往的燃烧控制装置基于检测缸内压的缸内压传感器的输出来检测异常燃烧(早燃)。并且,在检测到早燃(pre-1gnition)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早燃,进行点火正时的滞后化,或者使空燃比变浓。此外,包括上述文献在内, 申请人:将以下记载的文献认知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联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578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504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767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当异常燃烧(早燃)遍及多个循环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时,活塞的温度会上升。若作为结果而活塞的温度过上升,则会变得难以继续保证活塞的強度。另ー方面,在发生异常燃烧时,通过如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那样进行用于抑制异常燃烧的控制(点火正时的滞后化、使空燃比变浓或燃料切断等),能够防止活塞的温度上升。然而,若进行这样的异常燃烧抑制控制,则会担心招致内燃机的各种性能(输出、排气的排放抑制、燃料经济性或驾驶性能的确保等)的恶化。异常燃烧发生时的缸内压カ值与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为相反的关系。并且,可以说,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较低的情况下,与其高的情况相比,即使以高频率发生异常燃烧,活塞温度也难以上升。因此,当根据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的高低来对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的执行进行调整时,则存在以下余地:能够防止活塞温度上升,同时,能够对与异常燃烧的抑制为平衡制约关系(trade-off relationship)的上述内燃机的各种性能的恶化进行抑制。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即使在历经多个循环中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兼顾防止活塞温度的过上升、和防止内燃机的各种性能伴随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的实施而恶化。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第I专利技术是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缸内压力取得単元,其取得内燃机的缸内压力;异常燃烧检测単元,其基于由所述缸内压カ取得単元取得的缸内压力,检测有无异常燃烧;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単元,其在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使得: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低的情况下,与异常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高的情况相比,难以执行抑制异常燃烧的异常燃烧抑制控制。另外,第2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I专利技术中,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単元包括活塞温度上升量推定単元,该活塞温度上升量推定単元基于活塞的温度上升率与异常燃烧的发生次数之积,推定因异常燃烧的发生而引起的活塞温度上升量,所述活塞的温度上升率被设定成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越高、则该活塞的温度上升率越高,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単元在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对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的执行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由所述活塞温度上升量推定単元推定的活塞温度上升量而计算出的活塞温度小于预定的容许温度。另外,第3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I专利技术中,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单元是以下単元:当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的异常燃烧的发生次数达到了预定的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时,使得执行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根据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而不同,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比在异常燃烧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多。另外,第4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3专利技术中,还具备第I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变更单元,该第I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变更单元在所述内燃机运转期间针对至少2点的最大缸内压カ值而按每个最大缸内压カ值取得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的情况下,当某最大缸内压力值下的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为第I预定值以上时,使相对于该最大缸内压力值的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増加,使相对于其他至少I点的最大缸内压力值的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減少。另外,第5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3或第4专利技术中,还具备第2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变更单元,该第2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变更单元在所述内燃机运转期间针对至少2点的最大缸内压カ值而按每个最大缸内压カ值取得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的情况下,当某最大缸内压力值下的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小于第2预定值时,使相对于该最大缸内压力值的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減少,使相对于其他至少I点的最大缸内压力值的所述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増加。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I专利技术,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高的情况(与该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相比活塞温度相对容易上升的情況)下,与该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相比,变得容易执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由此,能够良好地防止活塞温度在该最大缸内压カ值高的状况下发生异常燃烧时过上升。另ー方面,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与该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相比异常燃烧发生频率相对高的情況)下,与该最大缸内压カ值高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执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由此,在该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状况下,能够谋求防止内燃机的各种性能(排气排放性能等)伴随频繁实施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而恶化。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历经多个循环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兼顾防止活塞温度过上升、和防止内燃机的各种性能伴随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的实施而恶化。根据第2专利技术,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状况下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了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与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状况下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了异常燃烧的情况相比,温度上升量被推定为较低的值。因此,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与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相比,在执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之前所容许的异常燃烧的发生次数多。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检测出连续或几乎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下,与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执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不依赖在检测出连续或几乎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的各最大缸内压カ值的高低而高精度地对活塞温度进行管理。根据第3专利技术,在连续或几乎连续发生了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仅在任一方的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下的异常燃烧的发生次数达到了按每个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而设定的异常燃烧容许次数的情况下,执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使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下使用的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比在异常燃烧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下使用的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多。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检测出连续或几乎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低的情况下,与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异常燃烧抑制控制。根据第4专利技术,在某最大缸内压力值的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为第I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处理:使相对于该最大缸内压力值的异常燃烧容许次数増加,使相对于其他至少I点的最大缸内压力值的异常燃烧容许次数減少。由此,即使在内燃机运转期间中、特定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下的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缸内压力取得单元,其取得内燃机的缸内压力;异常燃烧检测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缸内压力取得单元取得的缸内压力,检测有无异常燃烧;和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单元,其在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使得: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低的情况下,与异常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相比,难以执行抑制异常燃烧的异常燃烧抑制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缸内压力取得単元,其取得内燃机的缸内压力; 异常燃烧检测単元,其基于由所述缸内压カ取得単元取得的缸内压力,检测有无异常燃烧;和 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単元,其在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使得:在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低的情况下,与异常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力值高的情况相比,难以执行抑制异常燃烧的异常燃烧抑制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単元包括活塞温度上升量推定単元,该活塞温度上升量推定单元基于活塞的温度上升率与异常燃烧的发生次数之积,推定因异常燃烧的发生而引起的活塞温度上升量,所述活塞的温度上升率被设定成异常燃烧发生时的最大缸内压カ值越高、则该活塞的温度上升率越高, 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単元在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对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的执行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由所述活塞温度上升量推定単元推定的活塞温度上升量而计算出的活塞温度小于预定的容许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异常燃烧抑制控制调整单元是以下単元:当检测出连续或大致连续的异常燃烧的情况下的异常燃烧的发生次数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口宽村上元一尾崎太作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