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分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152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12:53
本文提供了一种交通分界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一个或多个铰链,其沿着第一部分的第二边缘和第二部分的第一边缘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互连;以及连接器,其位于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缘上或靠近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缘以组装竖式交通分界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交通分界设备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易堆叠的便携式交通分界设备。更具体地,本专利申请的ー些实施例整体涉及包括ー个或多个含有铰链和/或连接器的部分的交通分界设备。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于1914年的交通锥标(也称为交通塔式界标、路锥、公路锥、卡福莱布思锥(kafele boothe cone)、安全锥、施工锥或俗称女巫帽)是布置在道路或人行道上以临时且安全地对交通进行重新导向的锥形标记物。交通锥标通常用于在道路施工项目或汽车事故期间分离或合并车道,但如果改道是持久或半持久的,可以使用更重的、更持久的标记物或标志。如图1中所示,交通锥标10为锥形。交通锥标优选地为易于移动的。可使用各种尺寸,通常范围从约30厘米至稍大于I米。替代性的交通分界设备是已知的。例如,如图2中所示,交通柱20用于低速和/或低流量区。另外,在许多国家,例如澳大利亚,或在美国各州,例如加利福利亚州,使用称为系缆桩的设备(如图3中所示)。系缆桩30包括至少三个平坦的(非弯曲的)侧面32、34和36。因此,系缆桩是较结实并且有时是较大的警告或分界设备。可收缩系缆桩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包括例如在PCT专利公布92/21822 (Al-Asir等人)和美国专利5,090, 349 (Wilson)中描述的那些。
技术实现思路
虽然在本领域中已知的可收缩系缆桩可用于ー些独特情况或某些国家或州中,但是交通锥标(具有弯曲表面)应用更广泛,并且是大部分应用和大部分国家中优选的交通分界设备。因此,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认识到需要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锥形、截顶的锥形或圆柱形交通分界设备,例如交通锥标和交通柱,它们可以整齐地嵌套并在堆叠时易于分开。在ー个方面,提供了交通分界设备,其包括: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一个或多个铰链,其沿着第一部分的第二边缘和第二部分的第一边缘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互连;和连接器,其位于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缘上或靠近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缘以组装竖式交通分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分界设备还包括第三部分,其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以及ー个或多个铰链,其沿着第二部分的第二边缘至第三部分的第一边缘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互连。在另ー个实施例中,交通分界设备包括热塑性材料。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意图描述每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和多个实施例的细节还在下面的描述中示出。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目标和优点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示例性的现有技术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2是示例性的现有技术交通柱的示意图。图3是示例性的现有技术交通系缆桩的示意图。图4是示例性的处于其收缩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5是示例性的处于其组装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6是示例性的处于其收缩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7是示例性的处于其组装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8是示例性的处于其收缩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柱的示意图。图9是示例性的处于其组装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柱的示意图。图10-11是示例性的包括逆反射材料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12A-12D是示例性的结合立座部分的处于其组装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锥标的示意图。图13是多个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的示意图。图14是示例性的处于其收缩位置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柱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本文所用,术语:“ー个”、“ー种”和“所述”可互換使用并意指ー个或多个;并且“和/或”用于表示所说明的情况中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能发生,例如,A和/或B包括(A和B)和(A或B)。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分界设备包括凸形部分(或面板)、至少ー个铰链和至少ー个连接器。面板上的铰链使面板互连但仍然能移动。铰链使交通分界设备能够被折叠成更紧凑的形状,从而使高效堆叠成为可能,并使凸形部分能够被放在一起,以形成大致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竖立的交通分界设备。然后使用连接器将凸形部分牢固地附接在一起,从而将交通分界设备组装成竖式位置(或可用形式)。可添加基座,以便为交通分界设备提供支承和/或将凸形部分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竖式结构。图4至9仅以举例的方式进ー步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图4和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交通分界设备100在图4中以其收缩和/或堆叠形式显示,并且在图5中以其组装形式(或竖式位置)显示。交通分界设备100包括具有第一边缘112和第二边缘114的第一部分110,以及具有第一边缘122和第二边缘124的第二部分120。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为凸形的,即这些部分是弯曲的,并且在该实施例中表示锥体的两半。使用一个或多个铰链沿着第二边缘114和第一边缘122将第一部分110连接到第二部分120。使用连接器沿着第一边缘112和第二边缘124将第一部分110固定到第二部分120,以形成如图5中所示的组装的交通分界设备。当组装完成后,交通分界设备100为中空的,并通常具有截顶的锥形形状和圆形横截面。图6和7是示例性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200的示意图。交通分界设备200在图6中以其收缩和/或堆叠形式显示,并且在图7中以其组装形式(或竖式位置)显示。当组装完成后,交通分界设备200为中空的,并通常具有截顶的锥形形状和椭圆形横截面。图8和9是示例性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300的示意图。交通分界设备300在图8中以其收缩形式显示,并且在图9中以其组装形式显示。交通分界设备300通常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分界设备在其组装位置或竖式位置时通常为锥形、截顶的锥形或圆柱形。当组装完成后,它们通常为中空的,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其在未折叠状态下的嵌套(或堆叠)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分界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例如,2个、3个或甚至4个)使用铰链和连接器的组合附接在一起的凸形部分(或面板)。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的凸形部分通常具有相同的尺寸(即,表面积的差值小于5%或甚至1%)和形状,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如果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包括三个凸形部分,则所有三个凸形部分均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可收缩和/或可堆叠的交通分界设备优选地由聚合物制成。聚合物可为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弾性体或橡胶。示例性的聚合物包括:聚烯烃,例如聚こ烯和聚丙烯;丙烯腈丁ニ烯苯こ烯;聚氯こ烯;聚氨酷,以及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分界设备具有展开(或收缩)和堆叠的能力。凸形部分可以张开,从而围绕铰链枢转,这使得凸形部分的边缘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中。例如,图4的边缘112、114、122和124全部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中(S卩,在10%、5%、1%或甚至0.5%内),同时凸形表面从该平面延伸出去。如本文所用,术语“铰链”是指附接到交通分界设备的两个凸形部分并起铰链作用(即,使两个凸形部分能够连接也可以摆开)的连接或柔性设备。铰链可与凸形部分整体成形,或者可为常规的机械铰链。凸形部分可通过柔性材料(例如用于凸形部分的聚合物)铰接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分界设备,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一个或多个铰链,所述一个或多个铰链沿着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互连;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上或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以组装竖式交通分界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4.15 IN 1315/CHE/20111.ー种交通分界设备,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 一个或多个铰链,所述ー个或多个铰链沿着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互连;和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上或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以组装竖式交通分界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分界设备,其中所述交通分界设备还包括第三部分和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至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互连的ー个或多个铰链,所述第三部分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两者间的凸形表面。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分界设备,其中所述竖式交通分界设备具有为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者的横截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分界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器沿着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牢固地附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通分界设备,其中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迪蒂亚·什里瓦斯塔瓦穆尔蒂·V·N·阿雷尔卡蒂蒂亚加拉贾·库普斯瓦米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