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掘机的斗齿,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斗齿一般装在挖掘机铲斗的前端,为悬梁臂结构,工作时靠齿尖接触物料并转动把物料装入铲斗。斗齿接触物料时要承受物料的冲击作用,装入物料过程中又要承受一定的弯矩作用,斗齿在与物料的接触以及装载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磨损。当斗齿接触矿石时,矿石的棱角常常切削斗齿表面,导致表面常出现各种变形,造成表面磨损而脱落。使用过程中频繁更换损坏的斗齿必然降低效率,增加设备和人工成本,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使用的耐磨斗齿材料主要为高锰钢和各种低合金钢。高锰钢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韧性好且在使用中加工硬化作用强。在强烈冲击载荷及高挤压应力下,工件表面可实现α马氏体相变而得到充分强化。但同时,高锰钢起始硬度低,故耐磨性能较差。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含量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经过合适的热处理后表现出优良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克服了高锰钢那样必须预先加工硬化才能获得高硬度的缺点,正逐步成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耐磨材料。但由于仍然加入一定量的稀有金属,在大量使用时仍会增加使用成本。也有在斗齿中使用不同材料的技术,但不同材料之间的可靠熔合是一个难点。通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清洗转轮的耐磨斗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合金钢熔炼,钢水初炼钢在400Kg中频感应电炉中加入废钢,以尽快形成熔池,将NiFe、MnFe直接加到熔化的钢水中,待钢水熔清后加入FeSi,搅动钢水,待炉前成分调整合格后,温度升至1540?1590℃;加入除Ti和B以外的其它原料,熔炼温度1470?1540℃,将TiFe和BFe分断成小块并加热至400℃,置入钢水进行复合处理;同时使用低碳造渣剂进行造渣,通过炉底的喷嘴将Ar吹入熔池,搅拌钢水进行初炼;b、炉外精炼,钢包喂丝将初炼的钢水在真空、含有惰性气体的容器内进行脱气、脱氧,去除钢水内的夹杂物进行成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清洗转轮的耐磨斗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合金钢熔炼,钢水初炼钢 在400Kg中频感应电炉中加入废钢,以尽快形成熔池,将NiFe、MnFe直接加到熔化的钢水中,待钢水熔清后加入FeSi,搅动钢水,待炉前成分调整合格后,温度升至1540-1590°C ;加入除Ti和B以外的其它原料,熔炼温度1470-1540°C,将TiFe和BFe分断成小块并加热至400°C,置入钢水进行复合处理;同时使用低碳造渣剂进行造渣,通过炉底的喷嘴将Ar吹入熔池,搅拌钢水进行初炼; b、炉外精炼,钢包喂丝 将初炼的钢水在真空、含有惰性气体的容器内进行脱气、脱氧,去除钢水内的夹杂物进行成分微调,形成钢包;通过喂丝机向钢包内喂入用铁皮包裹的脱氧、脱硫以及微调成分的粉剂; C、齿尖浇铸与热处理 钢水出炉温度约为1550-1650°C,钢水镇静约2-3分钟后,将1450-1500°C的合金钢钢水浇注于齿尖模具中,浇注成齿尖;按不高于65°C/h在电炉中升温至820-880°C,保温4h,炉冷至室温;按不高于85°C /h升温至750-820°C,保温3h,齿尖出炉后在55_65°C水中,淬火至210-260°C ;在电炉中升温至250-300°C进行低温回火处理,保温4h,出炉空冷; d、基体冶炼 使用中频炉对用于生产基体部分的材料进行熔炼,使中频炉快速升温,1.5小时内将炉料完全熔化,保温I小时,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形成制作基体的铁液; e、制作斗齿,进行脱模 将加工好的齿尖进行预热处理,温度450-520°C,固定于聚苯乙烯模具的底部,齿尖之间留有间隔,将铁液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宇翔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