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641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包括注浆器、注浆,其特点是:注浆器为一环形白铁管,环形白铁管外径略小于灌注桩钢筋笼内径,环形白铁管上沿环向均布有六组注浆孔,其中四组注浆孔开孔方向朝向圆外,两组对称的注浆孔开孔朝向圆内,每组注浆孔成梅花形均匀布置于环形白铁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砂岩地质条件下因地层坚硬常规注浆器无法插入的问题,能使桩端注浆分布更均匀,并能起到部分桩侧注浆且均匀分布的作用,提高在红砂岩地质条件下的桩端后注浆施工效率,保证后注浆的质量成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能更好地适应砂岩地质条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岩地质条件下粧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注浆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
技术介绍
兰州某工程是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地标性建筑,主楼高度250m,为西北地区第一高楼。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边邻近城市主干道和多幢民宅建筑,道路下有多条市政管线,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项目一期基坑面积约为20100m2,基坑周边延长米为558m,地下四层,开挖深度最深为23.6m,是整个西北地区最深基坑。该工程砂岩分布全场地,在进行岩土勘察时未揭穿,本工程的灌注桩桩端亦处于该砂岩层之中。本工程是西北地区第一高楼,基坑也是西北地区最深的基坑,故无论是传递到立柱桩还是传递到工程桩上的荷载都将是极大的,相应的对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常规桩承载力有限,在许多超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中,动辄采用成百上千根桩才能满足承载要求,会导致桩基础的造价在整个地下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工程投资、环境、工期等问题相当突出。基于此,开展灌注桩后注浆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很有必要,即有必要对对桩端及桩侧土体进行固结,以增加单桩承载力并减小桩的变形沉降等。本工程地质条件为砂岩,未扰动的砂岩地层坚硬,常规的软土地区使用的桩端后注浆注浆器无法插入,现有的岩层地质条件下后注浆注浆器主要是侧重于于地下连续墙墙底后注浆,对于圆形的灌注桩桩端后注浆虽然可以使用,但无法保证桩端注浆量均匀分布,可能会导致桩端承载力不均匀,注浆量不好控制并容易导致注浆材料浪费等情况出现。目前,红砂岩地质情况下的桩端桩侧注浆经验和相应的器材都无先例可循,为此,本专利依托国内首个红砂岩地质条件下的工程项目,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实际施工效果,对常规注浆器进行创新改造,形成了本专利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用于解决砂岩地质条件下因地层坚硬常规注浆器无法插入的问题,能使桩端注浆分布更均匀,并能起到部分桩侧注浆且均匀分布的作用,提高在红砂岩地质条件下的桩端后注浆施工效率,保证后注浆的质量成功率。该注浆器能更好地适应砂岩地质条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包括注浆器、注浆,其特点是:注浆器为一环形白铁管,环形白铁管外径略小于灌注桩钢筋笼内径,环形白铁管上沿环向均布有六组注浆孔,其中四组注浆孔开孔方向朝向圆外,两组对称的注浆孔开孔朝向圆内,每组注浆孔成梅花形均匀布置于环形白铁管上。环形白铁管上的每组注浆孔处包裹有形成单向阀的橡皮。环形白铁管上对称设置两根连接管,两根连接管与每根桩对称设置的两根注浆管相连通。注浆管绑扎于灌注桩钢筋笼上,并与钢筋笼主筋固定,注浆管上端设有外套式内螺纹堵头。环形注浆器设置在距离钢筋笼底50cm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能解决砂岩地质条件下因地层坚硬常规注浆器无法插入的问题,无需插入桩端下部土 (岩)层即能完成注浆施工,能使桩端注浆分布更均匀,并能起到部分桩侧注浆且均匀分布的作用,提高在砂岩地质条件下的桩端后注浆施工效率,保证后注浆的质量成功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能更好地适应砂岩地质条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注浆器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注浆器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实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包括连接管1、注浆器2、橡皮3、注浆孔4、注浆管5、内螺纹堵头6。注浆器为一环形白铁管,环形白铁管外径比灌注桩钢筋笼内径略小,环形白铁管上开有注浆孔4,注浆孔4在环向以60°角等间距布置六处,其中四处注浆孔4开孔方向朝向圆外,两处对称的注浆孔4开孔朝向圆内,每处注浆孔4成梅花形均匀布置于环形白铁管上,以此在保证圆形桩桩端和桩端以上部分桩侧注浆均匀分布。环形白铁管上的注浆孔4开孔位置包裹橡皮3使其形成单向阀式,保持注浆孔4的密封性,防止浆液回流回管内。环形注浆器2上对称设置两根连接管1,连接管I材质为白铁管,每根桩对称设置两根注浆管5,环形注浆器2通过两根连接管I与两根注浆管5相连通。如图4所示,注浆管5绑扎于灌注桩钢筋笼上,并与钢筋笼主筋固定,与钢筋笼整体下放,注浆管5上端采用外套式内螺纹堵头6,环形注浆器2超出钢筋笼底50cm。实施实例: 兰州某工程是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地标性建筑,主楼高度250m,为西北地区第一高楼,开挖深度最深为23.6m,亦为西北地区最深基坑。该工程砂岩分布全场地,在进行岩土勘察时未揭穿,本工程的灌注桩桩端标高位于砂岩层之中。每根桩上通长安装二根注浆管,下部连接本专利技术环形注浆器,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很好的体现了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整个施工过程中注浆成功率达到100%,每根桩的注浆质量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桩基工程按期提前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包括注浆器(2)、注浆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器(2)为一环形白铁管,环形白铁管外径略小于灌注桩钢筋笼内径,环形白铁管上沿环向均布有六组注浆孔(4),其中四组注浆孔(4)开孔方向朝向圆外,两组对称的注浆孔(4)开孔朝向圆内,每组注浆孔(4)成梅花形均匀布置于环形白铁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包括注浆器(2)、注浆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器(2)为一环形白铁管,环形白铁管外径略小于灌注桩钢筋笼内径,环形白铁管上沿环向均布有六组注浆孔(4),其中四组注浆孔(4)开孔方向朝向圆外,两组对称的注浆孔(4 )开孔朝向圆内,每组注浆孔(4 )成梅花形均匀布置于环形白铁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地质条件下桩端后注浆环形注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白铁管上的每组注浆孔(4 )处包裹有形成单向阀的橡皮(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峰吴洁妹罗云峰刘永辉吴涛许花曹升平王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