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611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该设备设有依次排列的且由角钢支架连在一体的苎麻茎秆输送单元、定量分捡单元、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还设有安装在液缸支架上的液压夹紧输送单元,以及放置在液压夹紧输送单元的上下两侧的双滚筒剥麻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通过各单元的协同作用,实现苎麻刮皮和剥麻一次性的完成,可成功将苎麻木质部和韧皮部纤维分离,具有分纤效果好,原麻质量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苎麻行业中的剥麻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苎麻就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生态功能的天然纤维资源。早在四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使用苎麻通过手工来纺纱织布;而用棉花纺纱织布则从汉代才开始。苎麻纤维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等优点,其优越性和独特风格是其它纤维所无法比拟的。总之,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苎麻茎杆的横断面由外向内分为表皮、韧皮纤维层、木质部和髓部等。栽培苎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韧皮部的纤维。对苎麻茎杆生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苎麻在轴向和径向上的结构组织不同,在不同方向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质,即各向异性。同时苎麻表皮韧皮纤维层、木质部机械性能差异较大,韧皮纤维层机械强度高,木质部机械强度较低。根部、中部及梢部不仅几何尺寸相差较大,而且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苎麻剥制加工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工作。先后研制出沅江2号、631型和72型等手工刮麻器,6BZ-400型苎麻动力剥麻机,一次喂入式苎麻剥麻机,FL-235型复刮式剥麻机等一系列的剥麻机,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研制的苎麻剥麻机仍以人力反拉式为主的机型,并且存在着很多缺陷:剥制质量不高,杂质难以除尽,纤维损失大,时间长,效率低下,安全度很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在美国推出一种Caryharverstor ribboner芒麻联合收割机,集收获、剥麻于一体;法国推出一种手喂Raspador剥皮机;英国推出一种Andrewe式剥皮机,但是无论哪一种剥制机构都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因为不仅机械的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剥麻质量差,纤维损失很大,操作过程也很复杂。从以上所阐述的专利使用情况来看,类似的剥麻机的专利技术专利10条,技术专利45条,从其上那些专利内容阐述来看,各自设备的运作原理大致一样,采取了同样的技术原理,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液压加紧输送单元具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并且保证苎麻完整的剥离,提高其利用率;双滚筒剥麻单元双向剥麻,其分纤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可以将人工喂料、原料分离、定量分拣、苎麻进入工作台、夹具夹紧苎麻、苎麻左右移动和剥皮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同时提闻了广品质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依次排列的且由角钢支架连在一体的苎麻茎杆输送单元、定量分捡单元、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还设有安装在液缸支架上的液压夹紧输送单元,以及放置在液压夹紧输送单元的上下两侧的双滚筒剥麻单元。所述的苎麻茎杆输送单元由角钢支架和与之相连的喂料斗组成,喂料斗起始端有一水平支撑钢板,用于堆放苎麻而用,喂料斗中间部分具有30-60度的倾斜度。所述的定量分捡单元设有定量分拣传送带、从动轴、接料斗、主动轴、电机,其中:从动轴、主动轴分别位于角钢支架的上、下端,定量分拣传送带与此两轴上的传动轮相连;接料斗位于从动轴上;电机位于角钢支架的底部,该电机通过其轴上的带轮经皮带与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带轮相连,此固定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轴上的带轮相连。所述的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中的曲柄摇杆机构需要间歇运动,采用半齿机构来传动;该单元中的U型翻斗槽,转动90°呈水平状态,等待一定时间,U型槽再转回90°呈竖直状态。所述的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包括刷头、水平运输板、滑轮、大曲柄、第五固定轴、主杆,其中:刷头固定在水平运输板上,水平运输板、大曲柄和第六带轮固定在固定轴上,大曲柄和主杆相连,主杆带动水平运输板通过与支架相连的滑轮沿着支架上的滑槽滑动着。所述的液压夹紧输送单元,设有伸缩式夹具,以及连为一体的滑动式液压缸和可移动式滑台;可移动式滑台由步进电机控制,只能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伸缩式夹具由液压机构驱动,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的双滚筒剥麻单元包括电机、第九带轮、第五皮带、箱体支架、上打麻辊、第十带轮、下打麻辊、第一齿轮、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第二齿轮,其中:上打麻辊和下打麻辊固定在箱体支架上的转轴上;第十带轮、第一齿轮和下打麻辊连接在一起;第二传递齿轮和上打麻辊连接在一起;第一传递齿轮与第二齿轮安装在箱体架上的固定轴上。传动关系为:源动力电机带动第九带轮,进而通过第五皮带带动第十带轮,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第一传递齿轮与第二传递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传递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从而实现上、下打麻辊的相对运动。本专利技术属于双向剥麻,具有强大的动力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其一.采用双向反拉式脱麻结构解决了麻杆两端脱骨技术难题,麻纤维与麻皮和麻骨分离率达96%以上。工作可靠为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其二.采用自动喂麻机构输送输出,生产效率高,减低了劳动强度,适用于各类麻的剥制,安全性能高,其每小时可以剥麻800kg。其三.苎麻分纤效果好,纤维损伤小,产品质量好,其分纤率达到9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苎麻茎杆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定量分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液压夹紧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双滚筒剥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可移动式夹具夹紧机构简图。图中:1.苎麻茎杆输送单元;2.定量分捡单元;3.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4.双滚筒剥麻单元;5.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6.液压夹紧输送单元;7.第一角钢支架;8.喂料斗;9.第二角钢支架;10.定量分拣传送带;11.传动轮;12.从动轴;13.接料斗;14.第一带轮;15.第一皮带;16.第二带轮;17.主动轴;18.第三带轮;19.第四带轮;20.第二皮带;21.电机;22.第一固定轴;23.第二固定轴;24.支架;25.摇杆;26.送料夹具;27.第三固定轴;28.第四固定轴;29.曲柄;30.大齿轮;31.小齿轮;32.支撑架;33.刷头;34.水平运输板;35.滑轮;36.大曲柄;37.第五固定轴;38.主杆;39.第五带轮;40.第三皮带;41.第六带轮;42.支架;43.压紧弹簧;44.加紧装置;45.传送皮带;46.滑动式液压缸;47.小支承轮;48.可移动式滑台;49.主带轮;50.传动轴;51.第七带轮;52.第四皮带;53.第八带轮;54.电动机;55.原动力电机;56.第九带轮;57.第五皮带;58.箱体支架;59.上打麻辊;60.第十带轮;61.下打麻辊;62.第一齿轮;63.第一传递齿轮;64.第二传递齿轮;65.第二齿轮;66.第一移动式滑台;67.第二移动式滑台;68.第二伸缩式夹具;69.第一伸缩式滑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是苎麻剥麻加工一体化设备,其结构如图1所示,设有依次排列的且由角钢支架连在一体的苎麻茎杆输送单元1、定量分捡单元2、曲柄摇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设有依次排列的且由角钢支架连在一体的苎麻茎秆输送单元、定量分捡单元、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还设有安装在液缸支架上的液压夹紧输送单元,以及放置在液压夹紧输送单元的上下两侧的双滚筒剥麻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设有依次排列的且由角钢支架连在一体的苎麻茎杆输送单元、定量分捡单元、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还设有安装在液缸支架上的液压夹紧输送单元,以及放置在液压夹紧输送单元的上下两侧的双滚筒剥麻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苎麻茎杆输送单元由角钢支架(7)和与之相连的喂料斗(8)组成,喂料斗(8)起始端有一水平支撑钢板,用于堆放苎麻而用,喂料斗中间部分具有30-60度的倾斜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量分捡单元设有定量分拣传送带(10)、从动轴(12)、接料斗(13)、主动轴(17)、电机(21),其中:从动轴(12)、主动轴(17)分别位于角钢支架的上、下端,定量分拣传送带(10)与此两轴上的传动轮(11)相连;接料斗(13)位于从动轴(12)上;电机(21)位于角钢支架的底部,该电机通过其轴上的带轮经皮带与装在第一固定轴(22)上的带轮相连,此固定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轴(17)上的带轮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摇杆U型翻斗槽集料单元中的曲柄摇杆机构需要间歇运动,采用半齿机构来传动;该单元中的U型翻斗槽,转动90°呈水平状态,等待一定时间,U型槽再转回90°呈竖直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剥麻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摇杆水平输送单元包括刷头(33)、水平运输板(34)、滑轮(35)、大曲柄(36)、第五固定轴(37)、主杆(38),其中:刷头(33)固定在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工兵曾庆福龙学军晏科满陈洪高陈海英潘飞王军崔永明蔡映杰张平李进张露郭翔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