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响应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71495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重响应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为:将2-硝基苄基醇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得到2-硝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再将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和2-硝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成两亲性聚合物,从而制备胶束。然后在往胶束溶液中加入1,2-双(2-碘乙氧基)乙烷作为交联剂,胶束的壳形成一个交联网络,从而制备得到壳交联的纳米凝胶。该纳米凝胶具有如下功能:(1)纳米尺度的运载器,可稳定装载客体分子,(2)通过调控紫外光照射、pH和温度等外场可控制释放客体分子,(3)多种外场能够对客体分子的动力学释放过程进行调节,产生协同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纳米医药、生物传感器、纳米反应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重响应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步骤1:制备2?硝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将2?硝基苄基醇和三乙胺按摩尔比1:1?1:4的比例混合,溶解在装有二氯甲烷的圆底烧瓶里,将圆底烧瓶放在冰水混合浴中,将溶有甲基丙烯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缓慢逐滴滴加到圆底烧瓶中,其中,甲基丙烯酰氯与2?硝基苄基醇比例为1:1~5:1;整个反应体系用氮气保护,反应时间为6?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用碱性水溶液洗涤两次;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中取出,用无水硫酸氢钠干燥12?24小时,得到的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法提纯,所述层析液为体积比为6:1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得到的产物为淡黄色液体,备用;步骤2:制备聚合物:将安瓿瓶真空干燥并充满氮气,将溴化亚铜、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和2?硝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按摩尔比为1:50:10?1:10:10的比例加入到安瓿瓶,混合均匀,使用上述溴化亚铜、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和2?硝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三者质量之和2~10倍的四氢呋喃溶解;用注射器将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0.1到1.0摩尔)加入到体系中;将反应混合物用“冷冻?抽气?溶解”方法处理三次后,在油浴中反应6?24小时,反应温度为60℃到80℃,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通过装有氧化铝纳米粒子的层析柱中以出去多余的催化剂,将粗产物旋蒸,在正己烷中沉淀,真空40℃烘干,得到两亲性聚合物;步骤3:自组装化过程:将步骤2得到的两亲性聚合物和四氢呋喃以质量比为1比1混合;待聚合物充分溶解后,将1毫升去离子水以每秒1?3微升的速度缓慢滴加到混合溶液中,以诱导胶束的形成,剧烈搅拌持续2?8个小时;将8ml?去离子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停止搅拌;将溶液放在去离子水中透析至少24小时,得到具有光、温度和pH?三重响应性的胶束溶液;步骤4:凝胶化过程:取步骤3得到的聚合物胶束溶液,将1,2?双(2?碘乙氧基)乙烷溶液逐滴加入到聚合物胶束溶液中;加入量为聚合物胶束溶液的5?%?~?20?%;将该混合溶液置于60?℃下反应12?~24小时;将反应后得到的凝胶溶液用透析膜透析,得到纯净的纳米凝胶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杰吴昊董杰杨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