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底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193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底照相机。包括检偏振片及沿摄影光路依次设置的接目镜、中空反光镜、调焦物镜、成像物镜和数码照相机组成的摄影系统和起偏振片及沿照明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光源、第一集光镜、环形光栏、聚光镜前组、聚光镜后组、中空反光镜和接目镜组成的照明系统,所述检偏振片和起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差90°设置。这样从照明系统发出的光线经过接目镜和角膜时反射回来的光线就成为线偏振光,当设置在摄影光路中的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其呈垂直时,就可以将这些反射回来的杂光完全阻拦,不会到达照相机像面,从而彻底消除了杂光的影响,同时照片中心也不会出现黑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底照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相装置,特别是一种眼底照相机。
技术介绍
人眼(如视网膜)病理表现不仅与眼睛本身疾病有关,而且与身体其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也有一定关联,通过对眼底视网膜照相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眼睛和身体某些其他疾病,为疾病的治疗赢得了很大的先机。对视网膜进行检查,需要对眼底进行拍照成像,因此眼底照相机是医院眼科检查、诊断人眼视网膜病患的重要医用光学仪器,同时眼底照相机也已成为内科内分泌科的重要诊察仪器。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眼底照相机的记录器件,已由原来的胶片,发展为光电传感器。与日常使用的照相机不同的是,眼底照相机包括摄影系统和照明系统,眼底照相机需要自带照明装置构成照明系统,照明装置需要能很好地对眼底进行照明,同时又要避免由于非球面角膜对自带照明装置光源的反光导致相机的拍摄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发雾、泛白等杂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眼底照相机中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都是在照明光路中设置黑点板来消除复光。但这种方式存在杂光消除不彻底以及会造成照片中心出现黑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底照相机,包括摄影系统和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系统包括检偏振片及沿摄影光路依次设置的接目镜、中空反光镜、调焦物镜、成像物镜和数码照相机,所述检偏振片设置在中空反光镜和数码照相机感光元件之间的摄影光路中;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起偏振片及沿照明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光源、第一集光镜、环形光栏、聚光镜前组、聚光镜后组、中空反光镜和接目镜,所述起偏振片设置在中空反光镜和第一光源之间的照明光路中,所述检偏振片和起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差90°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照相机,包括摄影系统和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系统包括检偏振片及沿摄影光路依次设置的接目镜、中空反光镜、调焦物镜、成像物镜和数码照相机,所述检偏振片设置在中空反光镜和数码照相机感光元件之间的摄影光路中;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起偏振片及沿照明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光源、第一集光镜、环形光栏、聚光镜前组、聚光镜后组、中空反光镜和接目镜,所述起偏振片设置在中空反光镜和第一光源之间的照明光路中,所述检偏振片和起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差90°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与聚光镜前组的焦点成关于第一集光镜的共轭关系,所述摄影系统和照明系统中的中空反光镜和接目镜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照相机还设有第二光源、第二集光镜和第一分光镜,所述第一分光镜设于所述照明系统中聚光镜前组和第一集光镜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二光源经过第二集光镜和第一分光镜反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鹏金霓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雷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